7月6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启新”研讨会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创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办。该活动由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学委会主任伍江主持,赵宝静、俞斯佳、方振宁、李翔宁、袁烽、章明、张宇星、钱亮、叶可央等学委会委员和专家及空间艺术季联创实验室共建单位代表出席活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风貌处处长王滨出席活动并作总结发言。
研讨会上,上海市规划院工作团队汇报了空间艺术季十年回顾、发展展望和2025空间艺术季筹备相关工作。与会专家对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五届空间艺术季活动对上海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展现出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同时,专家们也认为,在国际国内环境都面临诸多压力的情况下,空间艺术季品牌也需进一步总结思考、再出发。
专家们建议:一是应进一步建构学术本体和品牌价值,聚焦上海城市的多样化、差异性和包容性,深入研究空间如何赋能创新,上海到底需要创造什么样的空间品质;二是应进一步完善模式和机制,在策展结构、组织方式、合作机制、经营机制、参与机制等方面,形成参与度更广、更可持续发展的筹办范式;三是应进一步拓展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积极争取国际资源和国际合作,主动走出去交流参展或通过设置高规格奖项提升国际影响力。
关于下一届2025空间艺术季的筹办,专家们一致认为,空间艺术季应始终聚焦空间的价值,优先考虑那些亟须赋能的区域,选择更具想象空间的实验场景,探索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融合。
研讨会后,伍江、王滨与共建单位代表共同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创实验室”揭牌。成立实验室是空间艺术季“十年启新”迈出的机制创新、学术深耕的第一步,实验室将以“开放、未来、引领”的实验精神,打造有思想、有火花、有创造的跨界平台,以应对超大城市公共空间复杂性发展趋势,探索规划、设计、艺术、传播等综合性解决方案,激发更广泛的社会参与。
该实验室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建设,联合高校、社会团体、媒体平台等资源,首期将聚焦未来社区方向,开展气候适应、人与空间的实验探索。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