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健之
7月14日下午,上海市老专家协会城建委(以下简称城建委)顾问委主任常德春、常务副主任陈忠华、副主任庄荣,城建委副主任马前、李兴龙等一行在上海森林特种钢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林公司)董事长、城建委主任凌惠明,森林公司分管技术副总经理王福深的陪同下,深入上海地铁11号线御桥站,对该公司正在施工、安装的防淹门工地进行了考察指导。
“御桥站”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御桥路、康桥路处,是上海20条轨道运营线路中唯一设有防淹门的地铁站,由森林公司受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通)委托生产制造。目前,在该站地下8米深处,连接社区1号出入口通道、商场3号出入口通道的二樘(四扇)防淹门正进入安装收尾阶段。
工地现场上,常德春、陈忠华、庄荣等老专家们零距离体验、考察了这二樘厚实高大、气势磅礴的“铜墙铁壁”,他们一边听解说,一边提问题;一边看图纸,一边谈质量,对项目百年大计、防灾救灾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做指导。
据介绍,森林公司生产的GFYM/P-24型防淹门,属于防洪防灾系列产品,安装于御桥地铁站与商业区域地下一层的联通道处,当发生巨量洪水风险时,可以有效阻止。据该项目所在区域的洪水评估报告,其设计防淹水深为8米。
资料显示,御桥地铁站二樘防淹门,分别为宽8.2米×高3.7米,总重量2100公斤×2,和宽4.6米×高3.5米, 总重量680公斤×2,防淹效果为在8米水压条件下,防淹门单位缝长的泄漏量每分钟不超过5升,承压门扇设计为地下8米(80千牛/平方米)。
森林公司设计负责人马品浩,销售分管经理凌连福对防淹门的基本信息、关键技术、技术工艺、具体操作向大家做了详细解说。特别是在关键技术上,该 防淹门有两项技术采用的是专利设计:
一是重型铰链设计。其产品技术参数为:注油式承载重型铰链(机油5W40),上铰链水平荷载不超过180千牛,下铰链纵向荷载不超过55千牛。
二是密封系统设计。其产品技术参数为: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条,门角处圆弧处理。双开门中缝采用楔面挤压结构;下门缝采用升降式门槛,在门关闭状态下紧压地面和门扇。
在工地现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轨道交通设计院原总建筑师、地铁1号线等多条上海地铁建筑设计“老法师”庄荣教授,就如何处理好地铁“空间部位装修”与“防淹紧急措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指导意见:防淹门的安装一定要保证其使用功能,特别是门的安装装修面部位,一定要考虑到防淹门的使用灵活,不可因装修而阻碍门的开启。否则,一旦洪水泛滥,再去临时撤除这个部位就麻烦了。所以,要有一个快捷撤除该装修部位、保证即刻启用的方案。庄荣的指导意见极为重要,现场技术人员当即记录在案,并作调整。
近年来,城建委顾问委一批老专家教授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着力聚焦上海超大型城市韧性建设规划,就地铁防淹、防患于未然问题做了有效探研。2023年4月,城建委向上海市老专家协会提交了《提升城市抗灾能力——完善“地铁防淹”措施的建议》,得到上级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于今年6月24日,该上级协会把“建议”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送市有关委、办、局。城建委在老专家们的带领下,积极作为,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现场考察结束后,城建委老专家教授一行与森林公司领导、有关技术骨干一起召开了座谈交流会。会议认为,城建委提交的《提升城市抗灾能力——完善“地铁防淹”措施的建议》,和森林公司“地铁防淹门”工程的实施落地,高度契合了住建部、发改委关于提升城市韧性,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排水防涝规划建设项目中去的精神;体现了城建委老专家团队对构建上海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凸显了城建委着力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动积极作为。
会上,常德春、陈忠华、庄荣、李兴龙、马前等纷纷建言献策,对森林公司防淹门落地御桥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
庄荣、陈忠华、常德春表示,技术创新是提升地铁防淹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下一步,城建委要进一步深化、丰富所提交“建议”的实践内涵;要成立“地铁防淹门科技创新与研发”课题组,努力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要实现产业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协同协调发展;要赋能森林公司加快“地铁防淹门”科技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地铁主要防洪措施失效情况下的防洪问题。会上,凌惠明表示:“我们森林公司要在上级协会的领导下,特别是要发挥城建委老专家们的作用,协同上海申通等有关部门,加快‘地铁防淹门’科技体系建设,为上海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