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派建筑是浙江金华的一张文化名片。7月24日,金华市婺派建筑学会成立。此举标志着金华市优秀传统建筑研究及其保护工作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金华市九个县市区是婺派建筑大本营,保存婺派建筑数量之多、类型之众、宋元明清到民国各个历史时期标本之全,极为罕见。国内外专家称之“具有国标水平的文化艺术遗产”“半部立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为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思路,构建系统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进一步激发社会与公众的保护热情,促进建筑文化保护与城乡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斌峰对“中国婺派建筑学说创立者”洪铁城先生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十分重视,经多次商议,最终在金华市成立“2+1+4”婺派建筑研究管理机构。“2”即金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委员会和金华市中国婺派建筑研究协调组,“1”为金华市婺派建筑学会,“4”是分别成立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婺派建筑研究中心”、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婺派建筑研究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婺派建筑传承中心”和金华市建筑技工学校“婺派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进一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婺派建筑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传播范围及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技艺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婺派建筑在科学、技术、工艺、材料及其历史、文化和人居哲学等方面深层次的研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在金华市婺派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李斌峰要求:婺派建筑研究学会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各家研究机构作为研究工作主力军,要在各自的跑道深耕细作,按照定位和分工深入研究婺派建筑文化、技艺,尽快形成研究成果。要做好婺文化研究、弘扬和传承的三篇文章,挖掘婺派建筑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广泛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搭建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技术合作于一体的婺派建筑研究平台。金华市建设局要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研究机构开展工作,做好统筹协调、强化服务支撑,共同推动婺派建筑研究实现高水平突破、高质量发展。
洪铁城在会上强调,成立婺派建筑学会,一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婺派建筑保护工作,二是为了多学科地开展人居空间环境模式的研究。 (金正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