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敏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建设中的甘肃酒钢集团宏兴股份炼轧厂工艺设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42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厂房钢结构施工现场,却不见以往弧光四射、火花飞溅的焊接“名场面”。“这个钢结构厂房都以高强螺栓进行连接,不用焊接!”项目经理沈汉兵在该项目承建方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上海总部,指着“云端”镜头里的建设场景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全国首例冶金厂房钢结构连接节点全部采用高强螺栓的“全栓接”施工方式。
7月27日,上海宝冶工业工程公司在上海、甘肃两地同步举行“‘云’见酒钢建伟业,匠心筑梦冶建军”企业开放日活动。透过上海会议室的屏幕,记者以“云观摩”的方式走进项目建设一线,深入了解这座巨大的厂房堪称“乐高”式拼装的建造过程。
作为甘肃省重点工程,该项目将新建一条年产钢板120万吨的42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并建设一个七跨并排的大型厂房,涉及1.1万吨钢结构,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按照以往的施工方式,如此的钢结构厂房一般会采用焊栓结构进行拼造,实际焊接量将达到650吨左右。沈汉兵表示,“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冶金建设队伍‘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有望承建越来越多的境外钢厂,由于国外对焊接工艺的标准与国内不同,所以我们提出了‘全栓接’的拼装方式,也就是所有节点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来代替传统的焊接加螺栓工艺,来对接欧美标准,为走出国门作准备。”
据了解,高强螺栓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方式,因其效率高、性能好、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冶金厂房建设中,钢结构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却是首次。
沈汉兵介绍,整个项目将由23万颗高强螺栓进行连接,这也对精准拼接、精确安装提出了更高要求,“容许最大误差仅有2毫米,技术难度非常大。”
为了打好这场毫米级的“战役”,上海宝冶建设团队采用了全方位的精准控制。镜头另一端的项目总工李大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告诉记者,项目部首先利用先进的三维应用软件形成精度更高的零件模型,从源头开始控制精度;在零件板下料时,根据制作图编制割孔程序,再进行激光割孔,确保孔径、孔位、制孔精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并针对钢柱系统和钢梁系统及其连接板的位置,采用三位一体配对钻孔的方法,确保梁、柱、连接板三孔合一,提高高强螺栓一次穿孔率;构件制作完毕出厂之前,按照安装顺序在加工厂进行预拼装,合格后方可出厂,确保高强螺栓安装精度。
到了现场安装环节,项目团队通过合理安排钢柱、屋面梁、吊车梁等构件安装顺序,确定安装基准面,精确调整纵、横向中心线和标高,准确三维定位,有效提高高强螺栓一次穿孔率,实现毫米级的精度拼接。李大伟表示,一些跨度比较大的三段式梁还要在吊装前进行预拼装,“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拼装前就已经胸有成竹。”
按此方式,该项目钢结构工程目前已完成50%,预计今年9月20日实现封顶。对于这个重点节点,项目经理沈汉兵信心十足,他表示,相较于传统焊接体系,高强螺栓的穿孔率达到95%以上,效率提高了20%左右,同时也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