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过程工程咨询赋能城市更新”主题论坛在重庆举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表示,本次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咨分会和城市更新分会共同举办。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拓展勘察设计行业新领域新赛道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当天,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在内的近300位嘉宾齐聚山城,丁洁民、薛峰、徐千里、张日等十余位行业专家作主题报告,聚焦全咨模式在城市更新中的政策推进、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数智融合等方面进行分享。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袁丁表示,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在赋能城市更新工作中,不仅具有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项目质量、提升项目管理的专业性等诸多优势,且可以通过引入包括BIM、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建造等先进的手段和创新的管理模式,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技术创新。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分会会长、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琦表示,全过程工程咨询整合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城市更新则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二者之间的融合互补必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愿景。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城市更新分会会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总建筑师汤朔宁表示,覆盖工程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是提升城市更新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希望分会平台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发挥多领域、多专业优势和协调能力,为城市更新领域提供实施研究和专业交流,引导城市更新相关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以“数字化技术与城市更新”为题作主旨分享。他从城市更新项目的难点入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更新类项目的现状描述及更新模拟,如现状的数字化客观描述、建筑性能的数字化采集检测与判断、更新后运营的数值模拟、更新建造的过程模拟等多个方面,并通过上海大连路改造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改扩建工程两个案例具体分享了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他表示,未来数字化发展推行在于解决人才建设、成果转化、业务转型、企业管理等问题。
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建筑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薛峰以“全程统筹融合适配大系统设计”为题作主旨分享。他表示,建筑师所扮演的角色绝非仅仅局限于设计层面,而应当突破图纸的局限,走进生活,立足于人的视角,采用“服务设计、场景设计、环境设计”融合适配的“大系统设计”,去缔造人性化的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有活力的生活场景。
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以“数智全咨赋能城市更新”为主题探讨了全咨赋能城市更新的新路径、新方法。同炎数智自201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数智化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系列平台,应用BIM、C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涵盖多专业、全阶段、强融合的数智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他表示,项目的价值在于满足投资者需求,即场景数据,他强调以数据资产为导向的DOD开发模式,通过数字策划、数字全咨和数字运营,打通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价值。
北京中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平以在京央企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模式为例,分享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在老旧小区改造上的探索与应用。面对改造面积大、时间紧、难度大,房屋产权杂、改造内容多、专业要求高、协同对象多等难点,北京中建创新实施模式与路径,采取沟通机制化、问题制度化、堵点策略化、体检评估、双纳入、资金申请、打捆招标等措施,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综合运营服务、建筑师负责制等组织模式,形成在政策、资金、流程、人才、样板、科研等方面完整创新体系,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模式。
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首席总建筑师徐千里以重庆九龙坡民主村更新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分享了他对城市更新观念的深度理解。他强调,在城市更新中,不同的项目因为不同的规模、背景和属性,需要针对具体项目的更新目标、个性特点和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方法策略进行综合治理和更新改造。但无论运用什么方法和策略,都需要充分尊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之为基础确定更新的基本逻辑和目标取向。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张日劳模工作室负责人张日分享了《2023年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调研报告》。他指出,根据2023年全国勘察设计统计年报数据和全咨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全咨业务在设计企业中占比多数不超过10%,主要以联合体形式存在,合同计价基本按投资比例取费,企业急需全咨计价标准,且存在授权不清晰等问题,但确实提升了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报告提出,应大力推广以设计为核心、项目管理为主导的“设计+管理”全咨模式,提升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能力,完善市场化责任保险。
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总工程师鲁万卿分享了中建七局在智能建造技术、绿色产品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强调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是关键,注重居民参与和利益平衡,加强政企合作,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强化项目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过程咨询与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事业二部常务副总经理李俊以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改建工程项目为例,强调了全咨模式引入在上海城市更新项目中的重要性。针对航站楼项目审批难、技术难、管理难等问题,项目采用以运营为导向的“全过程+全专业”的一站式设计服务,实施全过程工程监造,运用BIM技术及智慧运维手段,协助项目使用单位进行招商。该模式在优化管理组织架构、拓展服务范围、发挥设计主导作用、强化项目品控、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以及构建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大会还举行了圆桌对谈论,通过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在城市更新应用中的深入剖析和实践分享,探讨如何以咨询的力量赋能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