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顾明敏)8月22日,国内首艘新型耙吸船载多功能无人测量艇在江苏常州顺利下水。该艇由中交上航局达华科技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发,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艘船载多功能无人测量艇,填补了我国疏浚行业船载无人测量艇的空白。
作为我国首艘自主研发,以耙吸挖泥船为母船的新型船载多功能无人测量艇,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疏浚行业需求,船舶设计理念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采用全电力推进方式。设计上采用双体、深“V”型船型,具有水面空间的全面感知能力,可自主避障导航,自主执行不同作业场景下的测量任务,是我国疏浚行业的智能化、无人化的施工测量利器。该艇建成后可用于航道疏浚、岛礁、岸线等测绘,可搭载多种测量设备,实现多任务载荷、多模式作业,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特点。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疏浚行业需求,我们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成功建成这艘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特点测量艇,主要服务于‘一带一路’项目疏浚测量,可大幅提升测量作业的时效性和数据质量。”达华科技公司党委书记杨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