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城市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城市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犹如城市发展的“指挥棒”,精心统筹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从繁华的商业区到宁静的住宅区,从便捷的交通网络到葱郁的城市绿地,每一处规划都紧密关联着城市的未来走向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而新的理念和举措也正在不断推动着城市规划向着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大步迈进。
据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提到,要求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和土地政策资源,系统推进大城市病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建筑工程专家周翔看来,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应深入到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韧性城市不仅仅是构建更强固、更持久的城市结构,更是如何在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社会挑战时显示出弹性和应变能力。城市规划要充分发挥每一块土地的潜力,以实现最大的利用效果,同时也要尊重适应其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
《指引》强调,城市规划要坚持四大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底线思维、依法依规,坚持城乡融合、功能复合,坚持共建共享、保障权益。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灾害风险控制线等底线约束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统筹做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保障。
“随着《指引》的深入推进,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为建筑工程领域打开全新的视野。这不仅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从建筑设计的稳固性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布局,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到应对突发状况的灵活应变能力。”周翔表示,它让我们更加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土地政策,能够打造出更具韧性、更加安全且充满活力的城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引领建筑工程领域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让城市在各种挑战面前从容不迫,持续绽放光彩。
(刘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