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建筑

阅读古镇 解读经典 诠释江南文化

《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镇》分享会在沪举办

□本报记者 吴真平

古镇作为江南文化集大成者,浓缩了该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优秀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鲜活标本,也是文化遗产的整体再现。目前上海地区仍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古镇,主要分布在金山、青浦、浦东、嘉定、宝山等地区。其中11座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些古镇的价值,并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来?

8月20日中午,在2024上海书展第二活动区举办的“走进上海古镇——《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镇》图书分享会”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老师侯实、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不可移动文物研究部主任高文虹分享了上海古镇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并介绍了新书的编撰过程。

在活动现场,侯实带来《沧海桑田:上海古镇的历史空间演变》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嘉定历史文化名镇、浦东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发展与空间变迁特点。侯实认为,对于历史城镇这样的“活态遗产”,需要整体、动态地保护。从“活态遗产”的视野来看,古镇有“变”与“不变”两面性。以朱家角古镇为例,一方面它的交通方式、商贸业态、贸易场所、空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至今仍基本完整的水系、驳岸、桥梁,以及仍能与周边城镇通航的河道水网,代表了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和市镇兴起繁荣的物质基础;不同时代建造的街道、祠庙、民居、商铺、工厂、仓库、作坊、教堂等建筑遗产,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朱家角作为“市镇”历经反复兴盛和衰落的典型物质遗存。

高文虹介绍,近年来,上海全面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让人们通过阅读建筑的形式走进城市历史、触摸城市的文化印记。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组织策划建筑可阅读书系“文物视角中的江南”系列丛书,以文物建筑为主要视角,从古镇、古桥、古园林、古寺庙、古塔、传统民居等六方面对上海江南文化进行诠释,该丛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文物视角中的江南”系列丛书的首册,《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镇》以古镇的视角解读经典的江南文化,书中展示了上海1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价值特色,介绍了古镇中的86处文物点位,配以232张风貌图片,在历史、文化、空间中,多维度地呈现江南文化。同时书中辅以交通指南、游览路线、美食推荐和英文翻译,兼具专业性、实用性与趣味性。

2024-08-26 吴真平 《文物视角中的江南:上海古镇》分享会在沪举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596.html 1 3 阅读古镇 解读经典 诠释江南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