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出口。”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是外贸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及载体,正在成为加快外贸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超过690个,跨境电商销售网络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者达到1.63亿。据海关初步测算,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五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2倍。
进出口成绩漂亮,家居企业又该如何把握这一机遇?
中国家居品牌从幕后到台前
家居行业并不是出海里的“新客”,甚至算得上“老玩家”。我国家居企业的出海之路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代加工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帮助企业初步进入国际市场,但其品牌并未真正走出去,家居品牌往往隐藏在幕后。
随着需求的旺盛和基础建设的成熟,跨境电商确实成为家居企业出海的新引擎。跨境电商平台和家居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物流、仓储、营销到成本管理,一系列问题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中国家居品牌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顾家家居国礼青花系列在巴黎的惊艳亮相,被一时传为佳话,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媒体的目光,国内外权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报道。顾家家居此番将东方美学进行了新时代下创新性的中国式表达,成功打造出“品牌出海”的经典案例,树立起大国文化输出的新标杆。
作为最后被互联网化的品类,通过跨境电商的家居出海迎来显著增长。中信建投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卖家在海外家具家居类B2C电商市场的总商品交易额(GMV)达到了7738亿元,同比增长23.2%,超过家具家居电商行业12.8%的增速。
近日,亚马逊全球开店副总裁邱胜在2024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发布了《全方位创新,高质量出海——2024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从宏观产业发展趋势到微观企业增长需求进行了全面解析,明确提出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已迈向“高质量出海”的历史“新阶段”。目前,我国传统家居企业出海大多数处在“产品走出去”的阶段,正向“品牌走出去”过渡,未来有望进入“供应链出海”的新阶段。
发挥平台经济优势,到线上去
从海外电商平台上的网上店铺,到如今的家居跨境电商龙头、河南跨境电商“第一股”——致欧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欧科技”)成功的背后,跨境电商平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亚马逊、eBay等为代表的欧美第三方电商平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经销商贸易模式,为致欧科技提供了直接触达欧美终端消费者的契机和自有品牌曝光的机会,使致欧科技实现了中国制造向品牌出海的转型升级。
此外,还有不少家居企业在跨境电商赛道尝到了“甜头”。例如,主打人体工学办公家居的乐歌股份跨境电商业务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9.51亿元,同比增长94.03%;新成立的出海家居品牌Newme也在短时间内实现3轮融资。
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改变了国外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部分家具家居产品的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给平台卖家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同时,在欧美消费者逐渐形成的居家、远程办公习惯的大背景下,加之通胀压力下“平价消费”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了价格透明、产品多样、性价比更高的线上家居消费,也为家居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美国家具家居类B2C电商市场的总商品交易额将由2023年的748亿美元增加至2028年的132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1%,而欧洲家具家居类B2C电商市场的总商品交易额由2023年的859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144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9%,海外平台经济仍然不失为一个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同时,以Temu、SHEIN、TikTok Shop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发展迅猛,例如,TikTok Shop所打造的兴趣电商平台,对海外消费者而言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通过短视频积累用户,兴趣电商种草消费,TikTok Shop也迎来了快速增长。以美国市场为例,美国站在2023年9月才正式上线,但店铺数量在3个月内就增长了百倍。
一份调研数据显示,在欧洲15个主要电商市场的B2C总销售额中,有22%来自跨境零售,有73%的网购者选择了海外商家。随着海外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他们对海外产品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家居产品的增速也位于前列。
抢占跨境电商红利,还需拼实力
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让不少家居企业找到转型的出口和动力,但对部分企业而言,挑战跨境电商的压力依然不小。一位上市家具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发力跨境电商是“不得不做”。传统老板更喜欢做代工,因为比较简单,只需要把生产这个环节做好就行。这意味着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组建专业团队,并承担一定的试错成本。
作为一个外贸出口的资深“老玩家”,家居行业大规模的跨境电商化却姗姗来迟。背后是其大体积带来的成本问题。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跨境电商具有数量少、批次多、订单不稳定等的特征,物流通常选用传统的快递包裹模式、集中发货模式等,对于无法走量分摊成本的家具来说,其大体积带来的物流成本是巨大的。
前不久举行的2024中国(宁波)出口跨境电商博览会上,家具家居作为展会重点品类专门聚焦,近2000家展商中有50%为中大件工厂。
这足以表明,大件家居产品的配送在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商品从卖家到买家手中传递的最后一环,更是衡量跨境电商整体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因此,更考验企业对资金的投入和对供应链周期把控,物流、仓储及售后等方面的把控也决定着整个产品的利润率。
例如,傲基科技则通过设立子公司深圳西邮智仓开展跨境物流业务,物流解决方案的收入逐年增长,2023年达到16.53亿元。相对应地,其物流成本也得以降低,由2021年的25.83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8.61亿元,分别占同年商品销售收入的30.1%及26.5%。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物流成本控制将继续成为家居出海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业内人士看来,仍需要不断探索物流模式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但是,现有市场的设计缺陷往往也意味着新的机会。例如,致欧家居就是以即装即用式(RAT)家具起家,在电商赛道大放异彩,即装即用式家具可以说是量身为电商赛道定制,易折叠收纳,体积小易于运输。产品这样的设计和创新,不仅可以更大程度节约物流成本,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物流折损,从而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让利给用户。
跨境电商已成为家居企业不可忽视的新战场。随着全球消费习惯的变化和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跨境电商将为家居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家居企业不仅要善于抓住跨境电商带来的渠道红利、流量红利和物流便利,更要注重品牌建设,实现从“产能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转变。2024年,跨境电商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把握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