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技术文化时代,设计需要更多系统创新

——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麟学

□首席记者 吴真平

在全球化浪潮中,随着建筑策略、工具与形态趋同,当代建筑的独特性和地方性日益受到中国本土建筑师的重视。李麟学认为,地方当代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气候和文化。依托多年的建筑实践,他在热力学生态建筑、气候城市与公共建筑集群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近年来,又涉猎城市建筑跨媒介传播,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拓展,带动“城乡传播”等学术发展。近期,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麟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麟学教授,就城乡传播学科发展、技术文化对创意设计的影响、大学美育教育,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设计技术等展开对谈。

建筑与媒介:在学科交叉中共舞

问:您开创了“能量与热力学建筑”教学与学术发展方向,后来又任职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在艺术传媒领域开始新的探索,您是怎么评价这种研究方向切换和交叉的?

李麟学:其实谈不上切换,知识之间本无界。这是同济给我的一个挑战,让我有机会在学科之间做一些洞察、交叉、提升。原来,同济的艺术传媒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一点,但这几年的势头很好。就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快速进步的机会。

问:许多传播学者把城市看作媒介的发生地,您是否有自己的理解?在您的作品中,是如何体现城市建筑与媒介的联系?

李麟学:芝加哥学派是最早的现代媒介开创者之一。国内也有很多理论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复旦大学的黄旦教授,他是国内城市传播领域的前行者,还有孙玮教授也是媒介学科的资深专家。不过,他们有一点很羡慕同济,因为同济有不可多得的学科交叉场景非常适合开展城市媒介研究。

“城市是一种媒介”,建筑在城市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关联,建筑通过媒介获得意义。比如杭州市民中心,我在这个作品里提出“都市巨构”的概念。设计将巨构、摩天楼和垂直景观的建构整合在一起,是对未来城市建筑类型的一次开放式探索。设计坚持以一个开放式的花园作为群簇建筑的核心,而人成为建筑乃至城市的中心。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强的空间媒介的创造。

在同济,城市建筑研究有着非常强大的学科群支撑,同时也有一些智能技术的赋能。这样,从媒介介入城市建筑传播领域就非常容易。目前在这个领域,我们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国内外学术团队都保持着一些紧密的前沿合作。

问:近年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要取得哪些突出成就?

李麟学:学院围绕“全媒体、大艺术”去拓展,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使得许多专业、学科的边界极大程度地弱化了,加上硬科学与软科学本身有许多的交叉,两者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强。近年来,学院里确立了明确的创新方向。其中一个部分是城乡文化的传播。这个工作重点是挖掘城市乡村的挑战和空间文化,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举个例子,学院组织的城市传播国际会议迄今已举办5届,今年6月《城乡传播》辑刊第一期正式发布,来自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等城市传播相关专家学者莅临同济大学共同研讨推动,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比如,我主持设计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艺嘉楼已经启用。其中设置了6个空间的场景,通过建筑实体的空间与虚拟影像、人的感知相结合,从而创造出许多虚实交互场景,与艺术传媒学院在推动的“艺术疗愈”结合起来。这里既是文化演出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开展艺术实验和美育实践的空间,在今年4月还迎来了德国总理朔尔茨的造访,成为高校文化的创新空间地标。

另外,学院近年在浙江松阳开展了名为“拯救古村、记录城乡”的实践项目。这些正被年轻人重新发掘的废弃古村落里有非常深厚的文化遗产,同学们通过深入当地交流互动,用设计和传播的手段去介入乡村,介入古村落里许多文化艺术空间的塑造,这些空间可以满足乡村设计、纪录片和艺术疗愈等需求。我觉得,这是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新的发展方向。

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于创意设计带来怎样的影响?当人们过度依赖所谓的新兴技术,是否反而会影响到最本真的创意萌发?

李麟学: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技术进步无疑是大的趋势。“技术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当然,如何把技术与我们本体的东西、人的因素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我认为,一方面要学习和创造链接,善用技术;另一方面,又不能遗忘一些根本的、抵抗异化的东西,尤其在设计领域,我们特别需要创造性的思考和更有智慧的操作。例如,从人文的角度来说,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技术,会将很多东西异化,异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隔离。疫情期间,大家应该深有体会:人与自然的接触是多么可贵,人与人之间交往是多么可贵,人对实际的空间感受是多么可贵!我觉得,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反而会更加珍惜这些东西,这也是当代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

问: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由来已久,扭转这个局面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麟学:两年前,学校计划开设“大学美育”课程,这个任务落在我和团队的身上。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把这个课程开发出来。它面向同济所有的本科学生,每年有4000多名学生在线上参加课程学习。在非常短的时间中,集合了校内外、跨学科优势师资,组建院士、教授、实践艺术家等三十余名教师的教学团队;以“人文艺术美学、艺术鉴赏提升、科技工程美学、美学全人培育”四大版块,开设线上课程,对大学生和社会开放,目前已有超过10万人次学习。

蔡元培是国内最早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其“美育救国”思想更是把美育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也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我认为,学生未来无论是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人文学者……都非常需要美育的基础。同时,我们还组织主编了一套丛书《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现在已出版了该系列的4本,内容是基于媒介考古学大师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的最新著作以及他在同济大学的系列演讲。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知识体系,打破一些边界,再连接起来,尤其是让媒介文化、城乡传播、智能传播、设计技术等板块之间有更多的互动。

低碳设计:主被动式策略的探索

问:多年来,您以访问学者身份参与众多国际交流项目,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城市韧性方面,国际上是否有很好的案例?

李麟学:我在国际上看到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把建筑做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可控。依靠技术来实现绿色节能,尤其在欧洲北部更倾向于这样。另一种是回归建筑传统,不是单纯依靠技术,它甚至可能是低技的,与环境高度融合,这种在欧洲南部比较受欢迎。比如,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三位西班牙建筑师——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在当地设计的房子就令人很舒适、很放松,体现了当代全球设计的地方性策略。

(下接第7版)

2024-09-09 吴真平 ——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麟学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6759.html 1 3 技术文化时代,设计需要更多系统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