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住建部联手多部门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

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年底前“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

本报讯 “我们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充满信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10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住建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组合拳”怎么打?倪虹介绍,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四个取消,就是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

对于两个增加,其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倪虹表示,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其他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同时,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倪虹介绍,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这次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者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根据部署,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还可以发放商业贷款。“有这五条政策加持,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倪虹说。

第二个增加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倪虹强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今年以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下一步要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白名单”和城市融资协调机制已经建立半年多时间,在政府协调推动、金融融资支持和司法执行保障等方面,已探索出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纳入“白名单”后项目管理更规范,融资也更快捷更便利,有利于房屋建成,有利于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肖远企表示。

据统计,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肖远企介绍,为做好房地产项目融资、保障房屋建成交付,还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机制,做到合格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

倪虹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成立工作专班,与金融监管、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审计、公安、法院、银行等部门和单位一起,主要抓两手:一手抓“白名单”,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一手抓建设交付进度,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责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楼一策”,分类推进,早日交付。

从今年5月17日国务院部署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到目前已经交付了246万套。倪虹认为,“成效还是很明显的。”他还指出,我国住房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都有了新期待。

倪虹将“好房子”概括为四个特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推动“好房子”建设,主要是抓样板、立标准、建体系、强科技,最重要的是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建造技术,以及一些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能够应用到房屋建设中,推动建设不同面积、不同价位的“好房子”。他强调,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好房子”,政府工程、民心工程一定要带头。同时,还要下力气,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把老房子也能改造成“好房子”。

对于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企业,倪虹表示,今后的发展,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谁就能有发展、谁就能有未来。

(本报综合报道)

2024-10-21 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年底前“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7276.html 1 3 住建部联手多部门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