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底盘,县域发展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浙江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其城乡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
广东与浙江在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显著
广东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区域发展差距大。2023年,广东珠三角九市GDP总量占全省81.24%,粤东西北十二市比重不足两成,其人均GDP也仅为珠三角的37.46%;相对而言,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和嘉兴五市GDP总量占全省72.80%,剩余6市人居人均GDP为五市的72.75%。在“千强镇”方面,2023年浙江五市有149个入围,占全省为64.78%,而广东珠三角有104个镇入围,占比超过90%;粤东西北仅8个镇入围,其中粤西没有镇入围。
广东在缩小城乡差距、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相较浙江仍有较远距离。2023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307元,农村居民为25142元,而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997元,农村居民为40311元,广东、浙江城乡收入比分别为2.36和1.86,绝对值及收入比均相差较大。广东占全省71.7%面积的县域,其GDP仅占全省的12.5%,而浙江县域GDP占全省的43%,约为广东省的3.5倍。在“千亿县”方面,浙江有28个,广东至今未诞生一个。
立足广东省情的“百千万工程”
针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于2022年提出并实施“百千万工程”。该工程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旨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其战略部署包括: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提升服务功能,打造美丽圩镇,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
以乡镇建设为切入点的实施策略
1.浙江在“千万工程”的经验借鉴
■城乡融合发展
(1)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千万工程”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注重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有序流动,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乡村倾斜,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
■新驱动与绿色发展
(1)创新驱动发展:“千万工程”注重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乡村创新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
(2)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业附加值。
(3)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2.从“美丽浙江”到“美丽圩镇”——河源柳城镇美丽圩镇建设的探索
自2003年“千万工程”起,浙江“美丽浙江”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形成“镇带动村”模式。与广东美丽圩镇相比,浙江除注重物质空间外,还关注产业结构、人文特色等,建设范围更广;广东则聚焦圩镇,建设更精准、易见实效。以下以河源柳城镇为例,探索美丽圩镇建设策略:
柳城镇位于广东省东源县,自然景观优越,总面积98.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754人,常住人口9373人,以硅矿开采加工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存在建设用地分布零散,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高;配套设施精准性不强,不足与过剩并存和山水景观要素受损,圩镇建筑风貌混杂问题。
为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柳城镇采取三大策略:
(1)对接县域平台推进三产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空间格局。与县域产业发展平台对接,融入周边乡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硅矿和农产品深加工,打造中高端产业链。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创新土地制度,引导工矿企业搬迁入园,形成土地利用新格局。
(2)打造镇村便捷生活圈,推进公共设施精准化建设。构建以镇区为核心、下属村落为节点的镇村生活圈服务体系,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进行精准化、差别化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3)依托山水林田资源,构建特色景观文化。统筹全域景观资源,打造镇村一体的公共游憩空间和生态旅游网络,挖掘历史和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圩镇空间文化魅力。
结语
乡镇不仅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支撑,也是有效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切入点。乡镇的发展建设是一项复杂且持久的系统工程,广东应当积极借鉴浙江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并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以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在镇村间的共享,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同时强化乡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功能,力求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中脱颖而出,实现卓越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