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首届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上,全球首个低空融合飞行基建项目——深圳市中小型直升机综合运行保障基地项目正式发布。该项目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国低空奖奖项由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首次设立,旨在推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激励和表彰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或贡献的优秀企业。华东院凭借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设计建设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低空创新突破”奖。
深圳市中小型直升机综合运行保障基地项目由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华东院于2023年11月原创设计中标。该项目将打造首个低空融合飞行基建项目,并赋予“低空科技赋能下的美好生活示范区——第五代数字生态建筑”的历史使命,全方位支撑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落地,填补国内低空融合飞行基建领域的空白,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向,并将对区域的经济、科技、民生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梅沙片区,依山面海,自然环境优美,距香港直线距离仅5公里,总用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规定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项目被中央空管委认定为低空融合空域试验区、深圳市重大项目,同时也是低空飞行的重要载体、低空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项目旨在通过低空科技与数字生态的完美融合,以这里为起点,1小时内覆盖粤港澳大湾区90%以上的地区,促进空中交通与地面生活的无缝衔接,实现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新范式。
华东院提出“鲲鹏之翼”的建筑设计理念,包含长400米的飞行起降甲板,两栋高度60米的建筑综合体。建筑左右两栋形似翼状,折线形的建筑形体似直升机螺旋桨“展翼”;两栋建筑中间逐步退台形成展开的渐次变化,横向立面线条似舞动的羽翼向上“腾飞”;建筑结合山地形成多首层地面绿化、裙房架空花园、塔楼露台花园、屋顶花园的垂直生态绿化体系,生动展现低空科技赋能下的数字生态建筑形象。
项目设计遵循了两种尺度,一种是低空飞行尺度,另一种是人的尺度。以机库为代表的低空飞机器尺度空间,临近跑道设计,采用高层高,大进深的多层裙房建筑。塔楼依据人的尺度,折线形建筑形态遵循自然山体的律动而延展,最大化山海资源。人行流线与飞行流线各自独立,边界清晰,保障安全。
基地作为低空枢纽中心设计将新的物流和出行方式将引入建筑。物流方面的应用:设置物流分拣站服务周边区域,5千克的货物通过无人机直接配送入户。出行方式应用:裙楼屋顶设置EVTOL起降平台,方便项目里的客户进行低空出行。同时,基地围绕多重低空场景,全面布局城市空中交通、航空救援、低空文旅、低空物流、无人驾驶培训、低空飞行配套等服务领域,打造丰富便捷高效的多维生活空间,真正实现 “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度假” 的理想城市生活模式,开启低空产业与美好生活的新纪元,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陈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