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七甲镇,15.07公里的农村公路蜿蜒纵横,如同一条缎带串起千家万户,激活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毛细血管”。
阳光朗照大地,极目所望,新建设的美丽乡村三个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鲜花盛开,游客穿行。数字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如火如荼建设中,产业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这背后,是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山东分公司龙口市七甲镇项目团队的奋斗故事。
山高水深,举步维艰
中建二局华东公司山东分公司承建的七甲镇项目包含七甲镇环湖路项目、七甲镇美丽乡村项目、七甲镇数字产业园项目,是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项目位于龙口市东南部,东邻王屋湖(龙口市最大的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地),南隔颜家顶山脉,他们的奋斗故事在这里拉开帷幕。
对建设者而言,这里充满挑战。项目建设初期,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局面,无项目部、无电、无水、无信号甚至连路都没有,施工场地非常偏远,距离最近的住宿点25公里,最近的就餐点10公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施工现场,使基本生活需求成为了一种奢侈。
突出重围,破局而立
“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路,我们不就是来修路的吗!”项目总指挥王彬说。为推进项目尽快开工,王彬带领项目职工组建青年突击队,开展前期策划工作,誓要啃下这块“开头难”的硬骨头;经过多次实地勘察,与七甲镇政府及多方沟通,最终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王屋湖旁边一个山坡上选中原威龙葡萄园仓库(旧址)作为项目部。
然而,“无电、无水、无信号、无路”等难题依旧摆在他们面前。首先是没有电的难题,距离项目部最近的变压器有12公里,项目经理辛博经过与电力局和当地村委会多次沟通,最终同意单独为项目部架设电线杆接电。
接下来是没有水的难题。项目质量总监薛岩斌说:“虽然这里没有通自来水,但是咱们距离王屋湖不是太远,我看项目部大院里有一口枯井,找个专业施工队在原有基础上再打深一些,肯定能行!”。第二天,专业施工队队长来到项目部,经过实体勘探后,给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不包出水!”打到180米,钻头卡在了石头上打不下去,就这样打井的事儿宣告失败。最终,薛岩斌跟10公里外的常伦庄村委会协调,在村委会前新接一个取水管,在项目部大院里修建一个12立方米的储水池,项目机管员王勇每天开车去那里取水,夏季一天需要用3车水,每车4立方米,其它季节一般用2车左右,就这样解决了项目部的生活用水。
之后,在青年突击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对通往项目部的土路进行了清表,填平了坑坑洼洼;随后,正式开始了旧房改造工作……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伴随着电信网络的调试完毕,项目部正式投入使用。
翻山越岭,攻坚克难
环湖路施工所在位置地形复杂,路基经过湖畔、国家电网供电线、农田等。路面高低起伏、弯道多、最大高差达30米,路基挖方11.2万立方米、路基填方17.8万立方米,另外需要拆除重建小桥3座、中桥1座、涵洞6道,维修利用小桥1座,新建小桥3座、中桥1座、涵洞42道……“面对如此艰难的建设环境,要修建一条15.07公里的环湖路并配套建设护栏、桥、涵洞等谈何容易?”辛博说道。
山路纵横、植被茂密,大型机械无法进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艰难。为此,项目总工程师缪春波和测量人员脚踏泥土、头顶烈日,在当地老乡带领下系着安全绳、带着工具,穿梭于丛林和王屋湖畔,测定主线位置,并最终确定施工便道的可行线路方案。
田常线与环湖路口的崖口深度18.9米,面积2050平方米,这里需要修建溢洪桥。辛博带领项目团队率先在这里安装了门楼式大门,誓言要从这里进行突破。
龙口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王屋湖水位随季节变化落差较大,有时开挖仅几米远,地质形态即发生极大变化,极易出现塌方,项目团队不仅要保证正常施工还要注意保护水源。经过多次研讨,最终敲定临湖位置采用透水性材料及抛石挤淤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个总量达到21.57万立方米。
“情况再难,也要一个个地闯关过槛,无论如何要在年前完成路基施工!”面对分公司党委下发的工期“军令状”,王彬带领项目班子牵头梳理施工的重难点,制定节点计划,明确对接人员和主责部门,限期攻坚解决。
项目全体职工统一共识、挂图作战。伴随着一个个专项施工方案的落地、不断细化措施,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
当道路基础开挖至雀山姜家-前迟家段时,遇到花岗岩山体,开挖困难。项目技术部与爆破单位多次到现场实际勘察,邀请专家进行方案论证最终敲定爆破施工方案。项目安全部到派出所、市治安大队报备,最后,在各方共同见证下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同时,七甲镇美丽乡村项目也正式开始施工,包含三个党群服务中心、村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工程,三个党群服务中心分别在前迟家村、后池家村、雀山姜家村,直线距离15.3公里。项目安全总监王跃围绕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村民沟通协调,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龙口市冬季的天气,通常最低温度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2023年12月14日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道路结冰橙色、寒潮黄色和海上大风黄色预警,最低气温零下20.2摄氏度,突破12月中旬历史极值,最大积雪厚度超过30厘米。
恶劣的天气条件对于他们而言,是一项巨大挑战,项目建设现场迅速被覆盖在一片银白色的雪景之中。毛石运输车辆在陡坡上横七竖八停着,频繁陷车,项目生产经理李德海迅速协调挖机师傅组织抢险,脱险后继续推进项目进程。
在路上,遇到项目职工的车“趴窝”的事,更是屡见不鲜。项目商务经理宋承林在推车的过程中跟大家交流雪天道路行驶练就“一骑绝尘”的秘诀。冰雪路面制动距离明显变长,遇到紧急状况不要急刹,上下坡需要格外注意,上坡时车辆提前换入低速挡,爬坡过程需一气呵成……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在不断地摸索中,所有的“难关”云开雾散、环湖路车流熙熙攘攘。10月,美丽乡村项目(前迟村党群服务中心)交付使用,进一步改善乡村面貌。
与此同时,在七甲镇数字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机械设备,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目前,1栋玻璃智能连栋温室、36栋智能控温日光温室大棚海容模块基础全部施工完成。
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征途中,一砂一石铸品质,一路一桥皆风景。随着竣工的渐行渐近,奋进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项目团队正铆足决心和干劲,以项目建设如椽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通讯员 李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