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

共担重要使命 推动上海“五个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

3月5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代表围绕“共担重要使命,推动上海‘五个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发言。

杭迎伟表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展现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新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重点任务,报告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作为代表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完全赞同总理的报告。作为来自上海的代表,非常关注报告中提到的经济、科技、金融、贸易高质量发展、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长三角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杭迎伟表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建设上海“五个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寄予厚望,指明发展方向:殷殷嘱托上海要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勇于开拓、积极作为。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把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作为主攻方向,奋力落实,推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推进上海新阶段能级跃升,需要我们共担重要使命,谈三方面思考和建议——

加快“五个中心”联动建设,握指成拳、融合发展

经济能级提升,金融提供支撑,贸易扩展市场,航运保障物流,科技注入动能,“五个中心”功能互为机遇、互为供给、互为支撑、互为动力。近年来,上海“五个中心”从单项功能看已经达到全球前列,如何在更高水平上继续推进,十二届市委六次全会提出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

因此要加强政策联动,持续深化央地联动、部市联动、跨中心协同和动态评估机制,保障“五个中心”顶层设计、制度供给和政策取向一致性。要促进生态循环,打破领域壁垒,优化资本、技术、数据和人才等要素配置,推动“创新-生产-流通-服务”的全链条循环,打破区域壁垒,彰显枢纽功能。要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化标杆城市,强化国际规则影响力等。由此,推动“五个中心”形成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循环、高标准开放、高能级发展的递进逻辑。

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构建专业服务体系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硬件水平已经位居全球城市前列,但在专业服务业等软件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也是“五个中心”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专业服务业愈发成为全球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因此要聚焦重点产业构建专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围绕“五个中心”建设交叉领域,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数字金融、科技法律、专业会计、咨询评级、评估与投后管理等交叉服务业,更好发挥“五个中心”建设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要聚焦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进一步构建“技术赋能+专业协同+生态支撑”的服务体系。在实现路径上,要以创新促升级、以技术破边界、以协同扩能级,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活力,持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专业服务业,持续探索三大先导产业跨产业协同机制。

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全面跃升

持续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地位,全面跃升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在“五个中心”里,航运中心融通其他各个中心,门户枢纽功能任务落地更为具象,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引领带动的作用、先行先试的作用。

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跻身全球前列,航运枢纽功能持续增强。目前,洋山港、浦东机场四期、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都在全力推进、加快建设。其中,航运中心智慧化、绿色化等方向已成为突出优势。

因此要持续提升航运保险、航运金融、海事航运仲裁等领域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化高端航运服务自主供给能力和引领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航运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和整合,构建更加完善的航运服务生态圈。要锻“智慧绿色”长板,构建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框架、集约低碳集疏运体系,加快智慧港口、智慧机场建设和提升。

2025-03-10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8497.html 1 3 共担重要使命 推动上海“五个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