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科工首个沪派宜居房示范点落地上海闵行浦江镇。以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技术为核心,实现“100%装配率、一天完成组装、从下单到交付最快30天”,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乡村宜居房产品,开创了乡村住宅工业化建造新模式。
科技引领未来
乡村振兴的“科工方案”
闵行区浦江镇作为上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街镇(乡)试点之一,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蓝本,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与生态融合发展路径。此次,中建科工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工业化理念,将绿色低碳、智能互联的现代化住宅植入江南水乡,为上海“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传统乡村建房存在周期长、能耗高、风貌不统一等问题,而我们的产品从设计到交付全流程标准化,既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又能守护江南水乡文化基因。”中建科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乡村宜居房试点工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采用9个钢结构模块组合,1天完成组装,项目还总结出5大优势,简称为“2915”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在工业化智造、低碳、文化传承、个性化定制、智能运维上有着鲜明的优势和特点。
工业化智造可谓亮点之一。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模块化智能制造生产线,可完成模块结构、机电、幕墙装饰装修等95%以上的生产制造工作,实现从原材料上料、工件定位、焊接作业,到成品下料的全程自动化。大到房屋构件,小到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均可在工厂里完成生产、组装。
项目亮点之二为低碳智慧生态。据中建科工技术人员介绍,该宜居房产品运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年均发电约5000度,可满足照明、空调、智能化设备日常用电需求,在市政断电的情况下,可维持12小时不断电。节约标准煤2吨,减排二氧化碳5.4吨,二氧化硫0.045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该项目在文脉传承方面的创新亮点体现在屋面、外立面采用铝镁锰合金小青瓦与气凝胶涂料,既传承江南建筑风韵,又实现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通过“江南风”“海派风”“乡野风”多风格产品线,客户可自主选择,让现代科技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
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住宅空间可灵活定制。据悉,中建科工的乡村宜居房产品,支持住宅、民宿、办公等多场景切换,客户可通过DIY平台选择4种标准模块组合,舒适、标准、经济3档装修套餐,实现“一户一设计”的个性化定制。
这里的装配式房子还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基于“BIM+AR”技术,建筑模块信息可360度全息展示;搭载全屋智能系统集成环境监测、能源调控、设备预警功能后,房屋运维成本降低20%。
装配智造新居
村民点赞“梦想之家”
“以前觉得装配式房子不踏实,现在看到房子一天就搭起来,还能用手机控制空调和新风,比城里商品房还智能,真不敢相信啊!”在中建科工乡村宜居房试点工程参观的居民表示。项目不仅缩短了建设周期,更通过“地基+散水+围墙+景观”等配套设施一站式全包服务,让村民告别传统自建房的繁琐流程。
据了解,该模式可减少施工垃圾80%、缩短工期70%,可独栋设计建造,也可以连片联排平移,将为新农村农房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
中建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浦江镇乡村宜居房示范工程为起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推广“模块化宜居房+能碳管理平台+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科技赋能乡村建设,助力实现“留得住乡愁、装得下梦想”的乡村振兴愿景。
(通讯员 冒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