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首先源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唯有热爱,才会执着与痴迷;其次内心不浮躁,心无旁骛,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遇到困难不气馁,沉得下心去思考钻研,把工作中的专业瓶颈与问题时刻放在心里,积极探寻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决方案,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自我迭代,并最终在成功中获得快乐与幸福感。
在智能建造时代,工匠精神最不可被替代的价值应是其创造性。因智能建造具有高效、高精度、高安全性等特点,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我们要积极拥抱智能建造,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建造技术,让智能建造技术替代高危、简单、重复、标准化、高劳动强度的相关工作,但智能建造通常只是基于当前的水平基础上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去替代一些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其所能到达的高度或水平只是在社会的平均水平或略高于平均水平;工匠则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场合和更高的要求时,能充分发挥创造性,通过不断突破与创新,实现效果的极大提升。”
丨汪思满,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等荣誉。他曾先后参与浦东机场南下枢纽工程、上海东站、F1赛车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外滩通道、昆山中环等多项重大工程建设。在工程实践中敢于大胆创新,在深基坑、逆作法、地下暗挖施工控制、历史优秀保护建筑升级改造、大型市政工程施工、大型公共建筑施工等众多建设领域开展了相关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在破解工程难题的过程中,研发形成了基于逆作法的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体系,并主持研发了低净空、零距离、微扰动的快速成孔桩基施工技术及装备、既有建筑的基础劲性托换技术、既有建筑“热水瓶换胆”技术、基于新型材料的墙体无损加固技术,构建了城市更新核心技术体系,为各类高约束条件下的历史建筑改造升级工程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城市更新工程经验。参与和主持过多项大型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制订与科研攻关,承担过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7项、省部级及以上工法8项,参与编制或在编国家、地方和行业规范5本,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