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吴真平)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年度行业盛会和“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平台,第16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以下简称第16届国际基建论坛)将于6月10-12日在澳门举办。
5月8日,论坛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16届国际基建论坛以及同期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第11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的筹备工作情况。
第16届国际基建论坛暨展览以“更好互联互通,更多合作共赢”为主题,搭建起研讨交流、展览展示、权威发布和业务促进四大平台,将举办包括主旨演讲、主题论坛、平行论坛、圆桌会议、项目推介、路演对接、成果发布、合作签约、新闻访谈等在内的50余场专题活动,邀请约220余位业界精英,深入探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的最新应用和实践,为持续推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新发展。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介绍,目前已有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报名参会,其中包括60余位部长级嘉宾、20余家金融机构高管、10余家国际组织官员、20多家境外商协会会长,以及800多家国际工程及产业链企业踊跃参会参展。
另外,从今年开始活动名称正式调整为“论坛暨展览”,进一步突出会展结合、相得益彰的活动特点。在展商遴选、展览内容、配套活动等各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并安排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首发首展,首次举办创新成果“首发仪式”,务实促进创新技术成果供需对接,推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应用与实践。
届时将发布《“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25)》和《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暨澳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报告(2025)》,为各方拓展和深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提供数据参考和支撑。
论坛举办地位于澳门。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论坛的澳门元素和澳门会展业发展情况。沿袭历届论坛的精彩互动,本届论坛将继续举办内地—澳门“一带一路”工商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会议、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和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等相关活动,全面展示澳门“1+4”多元产业发展成就,助推澳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商务部台港澳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左祥华介绍了内地支持澳门会展业及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举措和成果,希望论坛积极发挥服务国家战略的平台作用。
商务部美大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刘大江介绍了第11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的筹备进展,以及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经贸合作情况。作为中拉论坛框架下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基建领域开展合作的唯一一个专业论坛,本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将呼应中拉论坛“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总主题,落实论坛成果和高层共识,深化中拉在基建领域的战略协同,聚焦金融创新、绿色转型与科技赋能,探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相关议题,促进中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赋能区域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于晓虹回答了有关媒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