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法苑

以标杆项目塑造园区形象的建筑师

——记刘莹在飞亚达钟表大厦项目中的设计实践与行业意义

刘莹,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71年7月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任中外建筑装饰设计艺术峰会副会长、深圳市开普天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建筑师,同时担任深圳中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曾先后任职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金地研发设计有限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设计与管理经验。自2005年起,刘莹领导深圳市开普天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倡导“功能、人文、创新”并重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多领域融合与精细化实施,在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高端住宅等多个项目中留下鲜明的专业印记,积极推动行业发展与交流。

飞亚达钟表大厦:为制造园区设立设计标杆

作为钟表行业的领军企业,飞亚达对其项目“飞亚达钟表大厦”提出了高设计标准。刘莹带领团队深入理解企业诉求,力图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充分体现飞亚达锐意创新的品牌精神,为光明钟表基地打造标杆性建筑,并为园区员工营造舒适、愉悦、富有活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该项目位于深圳光明区,总建筑面积68074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6至15层,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下,是集精密制造、研发办公与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核心建筑。在功能设计上,团队针对不同区域采用差异化策略:精密车间注重通风、防尘、防静电,确保环境稳定;研发空间强调开放与灵活,激发创新活力;配套设施则从员工日常出发,打造高效便捷的生活场景。

建筑外观设计融合飞亚达品牌元素,立面简洁有序,富有现代感与文化识别度,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成为“钟表谷”中引人注目的城市界面。项目不仅在设计阶段追求高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融入“精干、精密、精准”的制表理念,贯穿全过程管理,体现建筑“智造”精神。

该项目荣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8年度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奖”、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第十八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暖通专项)二等奖等多个奖项,被誉为“制造园区设计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典范”,为光明区智能制造与人本空间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刘莹表示:“这不仅是一个高效生产空间,更是承载企业文化与产业信心的精神场域。”

设计不仅为建筑,更为产业赋能

刘莹认为:“在当前制造业更新转型的背景下,设计要介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组织方式、文化认同和创新生态的构建。”她指出,传统工业园区往往强调功能分区与成本控制,而新时代的产业园则更加关注整体效率、员工体验与企业精神的传达,建筑师的角色正逐步从“空间塑造者”转变为“系统整合者”和“文化表达者”。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产业园项目呈现出“办公、研发、制造”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空间功能不再割裂,而是通过高效整合形成互促互联的工作流。这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需要具备系统性思维与前瞻性眼光,还必须能够在建筑、工程、环境、人文等多个维度之间实现跨界协同。

她主持设计的飞亚达钟表大厦项目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项目从整体规划到技术细部,始终围绕“高效率、高品质、高感知”的产业愿景展开:在平面布局上,通过紧凑而灵活的组织形式,实现生产、研发与管理的高效协同;在建筑细节与材料策略上,强调精密、节能与工艺美感的融合;在使用者体验上,则通过舒适的光环境、通风系统与公共空间设计,营造开放、互信、富有活力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企业认同。

建筑师的公共价值在于成就他人

从深圳金地艺境到赣州第五大道,从高尚住宅社区到大型商业综合体,从企业总部园区到城市设计项目,刘莹的建筑实践始终贯穿着系统化思维与扎实的专业方法。她坚持以整体性的视角审视每一个项目,不仅关注建筑与场地,更注重空间与功能、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互动。

作为中外建筑装饰设计艺术峰会副会长,刘莹也积极投身于行业的交流、研讨与公共议题的推动。在她看来,建筑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产物,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回应时代课题。她特别关注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与发展,常年参与人才培养与设计竞赛评审,鼓励新生代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设计的意义。刘莹表示:“建筑设计最终要回归到服务人、服务社会的初衷,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真正的价值所在。”

(陈媛)

2025-06-30 ——记刘莹在飞亚达钟表大厦项目中的设计实践与行业意义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037.html 1 3 以标杆项目塑造园区形象的建筑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