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兹贝格合伙人、新加坡工作室负责人、全球商业设计总监叶浩辉以新加坡福南购物中心为例,介绍了3C模式“context(愿景|内容);community(社区|参与);commercial(开发|回报)”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应用场景。
40年前,位于新加坡Hock Lam的小贩市集,建造起一座购物中心。随后该中心分别在1997年、2005年、2016年历经多次更新,其功能也从普通的购物中心、数码广场发展到现在的新加坡首个“O2O购物中心”。该项目由新加坡凯德集团重建开发,伍兹贝格担纲品牌策划、总体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项目团队秉持“人文建筑”的理念,围绕“生命之树”打造出独特的“社交”场域和“兴趣”集群,使它成为一个融合零售、娱乐、休闲、健康、餐饮、共享办公和社区为一体的实验性城市市民生活中心。
叶浩辉谈到,我们正经历一个加速变革的时期,截至2022年全球约5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更新也持续引人关注。“适应性再利用和城市再生为城市提供了可扩张的建成遗产、社区以及可持续性。”
在项目改造前,首先要明确“愿景|内容”。包括政府的愿景、城市未来、项目的驱动因素、最初开发的清晰愿景。福南购物中心从一个陈旧的数码广场成为如今的市民生活中心、创意地带,经历了各方主体的深度思考。
从新加坡重建局的视角,他们希望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伟大城市,而开发商考虑的是吸引更多社区中的各个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入,由人们的交流互动产生无限的可能性。“不是我的项目,而是我们的项目。共同打造一个以公共利益为重,体现具备社交、教育公共空间,同时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以适应性再利用手段促进社区参与,并通过振兴社区和创造经济机会来增强社会可持续性。”叶浩辉表示。
福南购物中心现在是集购物中心、办公楼、服务公寓于一体,将科技体验融入商业综合体。设计师的设想是通过营造独特的空间体验,将人群、产品、服务、零售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协作社区。福南购物中心里还设计了一条特殊的道路,200米长的“室内自行车道”让人们能够骑着自行车直达商场内部。在不规则中庭里有一棵“生命之树”,并以此为中心点,打造出一个高效的零售环境。“树”下是一个室内圆形剧场,可容纳约150人,让人们在探索和发现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互动。在10层的屋顶花园,可俯瞰新加坡的城市景观。7层的“都市农场”、室外足球场、秋千,以及其他休闲场地都可供消费者使用。丰富的业态,交互的人群,也落实了各方主体对于这城市更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期望。
多方合作的目的,当然也包括商业利益和价值回报。叶浩辉说,一个伟大的更新项目总是与社区和人群、具体场所和周围环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回报之间的平衡模式密切相关。如果一个项目能赋予城市的创造力,形成多元文化的集群,为各种人群提供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平台,创造更好的环境来改善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感,这反过来也会推动当地房地产价值上升。
(首席记者 吴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