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好房子

数字赋能绿色农房

长沙“好房好家”平台重塑乡村住房新标准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场悄然兴起的农房革命正在重塑中国乡村的面貌。近日,湖南省长沙市住建局打造的“好房好家”绿色农房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个以“像逛淘宝一样建房”为愿景的智能平台,不仅破解了传统农房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参差的痛点,更通过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为全国绿色农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长沙样本”。

打开手机微信端的“好房好家乡村建房”小程序,界面秒速跳转,主视觉呈现“好房好家智建未来——赋能乡村自建房新生态”的理念。八大核心版块整齐排布,其中“绿色农房”可根据房屋风格、房屋预算和面积快速匹配方案;“设计服务”板块汇集优质案例缩略图,免费图库的入口尤为醒目——用户只需通过人工智能(AI)设计助手输入“我想要一张两层别墅外观效果图”,约3秒即可生成效果图;“建房管家”则覆盖从图纸审核、金融贷款到合同签订、保险购买的全流程需求,改图、施工预算等细节都能“一键匹配”。

政策东风为这场农房革命提供了关键支撑。2021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延伸至农村领域。在此框架下,长沙市结合本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结农村地区成熟适用的经济型绿色建设技术,于2022年8月率先构建全国首个绿色农房评价体系,为绿色农房建设划定了“硬指标”。

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的要求。在政策引领下,长沙市积极探索技术落地路径。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农村住房,率先在全省印发《关于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广装配式建造技术。今年1月底,长沙进一步发布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及图集,涵盖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非轻钢)、木结构等多类型技术规范,并同步印发《长沙市装配式农村住房图集》,以新型建造技术助推宜居农房建设。

“好房好家”平台的运营模式,本质上是在重构农村住房建设的数字新基建。其数字化工具覆盖全场景,一方面整合政府协作资源与数字化工具,实现建房手续“线上提交+线下代办”;另一方面搭建全国建材价格数据库,实时比对钢筋、水泥等主材价格,提供动态采购建议;预算编制基于数字化系统,严格对标《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自动匹配地方定额标准,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区别于传统建房“凭经验、靠估算”的粗放模式,平台依托资深设计师团队与政策解读能力,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农村自建房及翻建项目提供专业化图纸修改与优化服务,解决建房过程中因设计缺陷、政策调整或个性化需求变更导致的图纸不合规、施工受阻等问题。平台不仅确保改图方案符合乡村建设规范,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实现“设计-审批-施工”全流程无缝衔接,更深度解读各地宅基地政策与建筑规范,确保改图后方案100%通过审批,规避违建风险。此外,平台创新嵌入政策性农房保险,保费低至一年每平方米0.8元,最高赔付20万元,覆盖施工意外、自然灾害等突发损失,真正让农户“建房无忧”。

这种数字化改造正带来行业生产力的跃升。传统农房建设周期通常需要6-8个月,而平台项目最快可实现30天至45天交付。工业化建造方式更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产生,现场人工需求同步降低。

政策激励与技术赋能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激活了市场端的积极性。2024年,长沙市住建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针对农民建设自住自用的装配式农村住房,按照建筑面积实施阶梯补贴:240平方米以内的部分每平方米补贴400元,最高可达每户5万元。这种“精准滴灌”式补贴既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普惠浪费,又确保了政策激励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坐标上,长沙“好房好家”绿色农房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揭示着未来乡村的建设图景:当政策工具箱对接市场需求,当标准化体系融入地域文化,农房不再是简单的遮风避雨之所,而是承载着科技文明、生态智慧和人文情怀的现代生活空间。这场由数字技术引发的农房革命,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与可能。

(李芳芳)

2025-07-10 李芳芳 数字赋能绿色农房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200.html 1 3 长沙“好房好家”平台重塑乡村住房新标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