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住房城乡建设厅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创新监管机制,科技赋能施工,推动实现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制度+实践”体系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以制度加强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建领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从责任体系优化、风险防控深化等方面细化住建领域24条硬措施。
以标准提升质量。编制《内蒙古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规程》《内蒙古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规范。
坚持样板引路。开展全区“草原杯”工程质量奖及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评选工作,入选项目结算时安全文明施工费在原费率基础上上浮20%。“十四五”期间,累计评选800余个自治区示范工地、120余个“草原杯”项目。
推行“交叉互检+差异化”模式
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坚持交叉互检与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相结合、与专业赋能和督导帮扶相结合、与“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相结合,扭住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危大工程关键环节等方面施工安全“牛鼻子”,提升检查专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互检开展期间,共检查586家企业,发现问题隐患2853个,重大隐患99个,整改率100%,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核心
打造智慧工地监管体系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试点,推动打造“1+6+N”智慧工地组织架构,即1个数据中心、6个项目服务端(监管、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N个管理应用模块,科学整合项目创新应用,搭建“全流程可追溯、全要素可管控、全场景可协同”智慧监管平台。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获取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工地各类数据,全面地掌握工地动态;全程记录项目开工到竣工各类监管数据,形成完整监管档案,实现过程可溯源。自5月份实施以来截至发稿时,513个项目、986家企业信息已录入平台,审批通过50余个新建项目,检查并整改问题隐患1100余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0%。
下一步,内蒙古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意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源头风险管控,推进监管智慧化转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本质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构建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防线。 (蒙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