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深圳拟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明年年底前计划建成超1200个低空起降点

本报讯 日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到2026年底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去年11月,深圳市发改委曾透露,预计2024至2026年,深圳低空设施投资额120亿元以上,“十五五”期间,可达200亿元以上。

根据此次发布的建设方案,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及,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按照“社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原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指导各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灵活运用国债、专项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基金等手段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方面,到2026年底,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范围内实现全市公园、河道、水库、岸线等巡检全覆盖。

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指出,要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低空创新基础设施、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其中,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方面,方案指出,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建设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开展既有直升机起降场(点)的eVTOL适应性改造,结合商圈、中央商务区、产业园、医院、枢纽、景区、公园等新建174个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点),总规模达283个。

方案还指出,构建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新建159个物流运输起降点,总规模达205个,搭建覆盖全市、连接湾区、快捷高效的空中物流运输网络,持续做大低空物流规模。

在强化标准化服务能力方面,建设方案中也提到要建立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如加快研究制定低空起降场(点)、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测试场等各类基础设施,以及低空净空保护、噪音防护等相关标准规范,积极制定地方标准,推动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围绕咨询、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强化低空全链条服务能力,在核心技术、产品装备、基础设施、运行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提供全球领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输出可复制推广的深圳产品、深圳标准、深圳经验。

此次建设方案的发布,将统筹推动深圳各类与低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落实落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深圳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483个,推动构建全球首个市域级“5G+毫米波+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低空全覆盖安全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8万个、升级5G-A基站超2.3万个、新增通感基站67座,基本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邵冰燕)

2025-08-18 明年年底前计划建成超1200个低空起降点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494.html 1 3 深圳拟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