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第三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乌鲁木齐站)在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
作为中国科协党校全国学会分校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基地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讲堂以“党建引领、匠心传承、筑梦疆来”为主题,深度融合党建引领、科学知识传播与青年人才培育。以党的先进思想为指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提升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学会行业引领效能。重点培育政治过硬、专业精湛的青年人才,致力于将ASC青年建筑师讲堂打造成科技领域青年学术交流的标杆品牌平台。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小东回顾了自身62年的新疆建筑设计生涯。他指出,当前建筑业面临转型挑战,时代对建筑师“通才”要求更高,需适应新需求、拥抱新科技。他还寄语青年建筑师坚守匠心与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中国建筑学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张松峰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借此次讲堂契机和学会平台促前沿理念与新疆实践结合,鼓励青年建筑师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好房子”设计大赛,将学术思考转化为实践成果,用设计智慧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新疆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左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讲堂,让新疆的建筑实践与全国同行深度对话,践行“文化润疆”,为新疆建筑设计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思路与活力。
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艺作题为《人工自然》的演讲。他介绍了新津农博园青苗项目、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与人文艺术图书馆等文化建筑项目,以创新设计推动城市人文氛围升级。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景泉作题为《在地生长——基于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的分享。他提出“生态为本底、文化为灵魂、人本为核心、科技为手段、精神为目标”的五维城市价值设计思考,指出当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提质与增量调整并重阶段,“城市更新制度化常态化”“城市韧性安全刚性约束”等五大趋势将塑造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欣作题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设计思考——从绿色走向零碳》的分享。他重点介绍了陕西沣西新城游泳馆等项目,展现近零能耗、装配式建造等实践,还分享西安高新天谷雅舍社区、陕西秦创园污水处理厂的低碳策略,为建筑行业零碳转型提供参考。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马文帝以《时代命题,党建引领新疆建筑实践》作分享。聚焦新疆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经济转型三大命题,并结合案例阐述实践。他强调,青年建筑师应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遵循,将设计理想融入时代大局,为新疆建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智慧与青年担当。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丘建发作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设计创新思维探索——从深中通道跨海工程西人工岛谈起》的演讲。他提出创新本质是知识结构重构,需跨学科协同与知识共享,强调隐性知识交流对创新的关键作用。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建工六院常务副院长黄瑫作题为《当江南遇上水——中联六院建筑实践回顾》的分享。通过建筑实践项目,带大家看建筑如何从“观水”“向水”“临水”到“意水”,用设计转译水乡智慧。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张雪兆从“破界”破题,分享如何突破传统思维,在物理约束中“挤”出空间,让公共区域活起来、赋能教育。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塞尔江·哈力克以《基于生态、气候资源背景下新疆聚落人居空间营造与环境适应性探究》为题作演讲。通过特克斯琼库什台村木构建筑加固、和田团城历史街区保护等案例,展现草原与绿洲聚落的现况实践。
沙龙环节,嘉宾们聚焦青年建筑师成长痛点,深入交流“如何保持好奇心”“为创造力提供生长土壤”“平衡理想与现实”等核心问题,结合自身实践分享突破设计瓶颈、培育创新思维的经验,为青年建筑师在专业探索中坚守匠心、激发创意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实用建议。
作为党建强会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专家与会议代表走进新疆大学校史馆、乌鲁木齐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毛泽民故居纪念馆,在红色足迹中溯源初心使命,在建筑肌理中感悟地域文化,在人文记忆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国建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