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海宝冶在宝山站金茂棠前住宅项目举办以“人民城市人民建,打造高质量生活范本”为主题的企业开放日暨项目观摩会。当天,该项目第三批次房源开盘即告售罄,“日光盘”现象反映出市场对该项目品质的高度认可。本报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实地探访这一被列入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好房子”案例征集项目,深入了解其施工技术亮点与创新实践。
技术引领,定义“好房子”新标准
宝山站金茂棠前住宅项目作为上海宝冶与中国金茂联手打造的高端住宅产品,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均贯彻“好房子”标准,突出绿色、健康、智慧的发展理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76万平方米,由16栋高层住宅组成,容积率2.3,绿化率达35%,是宝山站TOD(“地铁+住宅+商业等”综合体)开发集群中的住宅标杆。
项目总工于浩介绍,该项目多项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墙体系的应用——通过预制夹芯保温墙体,实现结构、保温、防护一体化,有效杜绝传统外墙保温层脱落、渗水等质量通病。于浩说:“PC墙中间设置高性能保温材料,两侧为混凝土结构层,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至现场吊装,不仅保温性能远超常规做法,更在防水、隔音方面表现突出。”
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标准层施工井然有序,墙体拼接缝细腻平整,管线预留精准,体现出较高的工业化施工水平。于浩指出,项目在多个细节层面贯彻高品质要求:住宅层高统一为3.1米,高于国家规范标准,提升室内空间舒适度;外窗采用三玻两腔玻璃,配套内置遮阳,实现节能与静音“双效合一”。
此外,项目全面执行超低能耗标准,每个楼顶上都设有光伏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部分用于小区照明等。同时,项目装配率达到40%,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精度。
项目还规划1600平方米下沉式会所,内含恒温泳池、健身房、儿童活动空间等设施,突出全龄友好、圈层交流的社区理念。
站城融合,重塑高品质人居范式
项目依托在建的宝山站为核心,打造“高铁+地铁站+城+产+商+居一体化”的超级TOD复合体,是一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TOD国际汇合住区;并通过系统性规划与无缝接驳设计,真正实现了“出门即枢纽,下楼即生活”的站城融合愿景。
于浩表示,在施工组织方面,项目团队针对邻近高铁站、多轨交枢纽等复杂环境,制定专项施工时序与防护方案,确保工程品质不受周边开发干扰。通过BIM技术全面模拟施工流程,优化管线综合与结构节点,避免交叉作业冲突,保障项目高效推进。截至目前,项目已有3栋楼体顺利封顶。
当天的开放日活动不仅是项目实力的展示,更是一次行业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交流。现场设置了安全管理培训、工艺样板观摩、动线讲解等环节,50余位业主、监理及同行实地考察了工程质量与施工细节。于浩表示:“我们从材料、工艺到施工队伍都坚持高标准,选用最优资源,确保每一个环节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