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更新,正从临江的“第一立面”向纵深的“第二立面”逐步迈进。近期,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的“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集中采访活动中,本报记者走进上海黄浦区南京路步行街,实地探访外滩“第二立面”更新的标志性项目——外滩·中央,感受这一历史风貌区的时代变化。
老商场的“商旅文”新生
外滩·中央是南京路步行街商业升级调整的一个重要项目。项目内有中央商场、美伦大楼、新康大楼、华侨大楼四幢历史保护建筑和由沙市一路、沙市二路组成的十字街中庭。项目宗地面积9621.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50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953平方米。
2013年4月,“外滩·中央”保护改建工程开始动工。2017年9月底,外滩·中央项目一期中央商场和美伦大楼正式开业,位于美伦大楼4楼的美国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同期开业,打造“商旅文生活秀”体验综合体。2021年,项目二期华侨大楼、新康大楼地上10层和地下5层、中庭近4000平方米的玻璃穹顶完工,穹顶亮灯与LED裸眼3D大屏开屏,成为南京东路百余年来首创景观。2023年,“最美”政务服务中心在新康大楼亮相,实现软件、硬件“双升级”。
“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是外滩成片更新的核心。”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朱亦锋在采访中表示,历史建筑要结合功能来进行改造,外滩作为国家级风貌区,对每栋老建筑的保护、修缮与历史研究是一切工作的起点,继而通过引入丰富的业态,以活化利用,延续其现代价值。外滩投资集团作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总体发展商,自2000年代起先后完成了外滩源一期、外滩·中央179街坊及老市府160街坊等更新改造项目。在这些项目改造的同时,以旧区成片和零星的旧区改造为抓手。现在也启动了外滩区域的11个街旧改征收工作,到目前都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
据了解,中央大楼于1929年建造,由公和洋行设计。房屋原设计作为商场和办公楼使用,上世纪50年代,零散的个体摊贩被集中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合作社,正式取名为中央商场,并且形成零售、修配两大主要体系。改造规划建筑面积6748平方米。美伦大楼建于1921年,现址原为英商自来火房销售煤气器具的商品陈列室,该大楼总高6层,局部为4层和5层。改造规划建筑面积9182平方米。新康大楼建于1916年至1921年。改造规划建筑面积40729平方米。华侨大楼始建于1924年,整体特征为古典欧式建筑风貌,平面呈矩形,是一幢地上9层混凝土房屋,改造规划建筑面积6535平方米。
“第二立面”的更大挑战与机遇
从“临江”到“腹地”,外滩的更新正从“点”走向“面”。这片拥有深厚历史底色的区域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变“古旧”为“经典”。相关资料显示,按建筑与黄浦江临近关系和开发时序,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黄浦部分可分为“第一立面”和“第二立面”两个片区。其中,“第一立面” 主要涉及紧邻中山东一路的建筑群和外滩源一期,已基本完成更新改造。“十四五”期间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性更新改造进入从“第一立面”向“第二立面”纵深推进阶段。
外滩“第二立面”为“第一立面”建筑后排、西至河南中路、北至南苏州路、南至延安东路的非临江建筑群,区域面积约51公顷,涉及27个街坊,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共有312栋建筑物,其中包含141幢建于1949年前的老大楼。外滩·中央和外滩·老市府是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率先启动项目,已完成更新改造。“十四五”期间该区域先后已启动的其他成片更新和零星更新项目涵盖13个街坊,目前正重点推进房屋征收、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工作。
外滩·老市府,即黄浦区160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位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和外滩第二立面综合改造率先启动项目。老市府大楼为项目的核心建筑,在上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该楼始建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曾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办公场所。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实施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使之“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变“古旧”为“经典”。2015年该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参与各方五年的不懈努力,相继完成了房屋征收、腾空移交、产权归集、土地出让、方案设计、文保建筑施工审批等工作,在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的征途中探索出了一条路径。该项目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领衔设计,2020年7月整体方案完成国家文物局审批,9月全面开工;2023年4月完成结构封顶实现“百年围合”,9月完成重保区修缮及陈毅市长主题展开展;2024年5月完成工程基本建设,启动全球招商。目前正在抓紧实施公区精装修工作,将于10月底前完成。
项目占地约1.5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合围建筑庭院内将提供约3000平方米公共开放市民空间;地下建三层,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将提供约300个停车位。以此为载体,聚焦“国际化”主题形象,按照70%高端总部办公,30%文化、公共空间、特色配套商业的业态定位,打造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经典新街区。
从“第一立面”到“第二立面”,从单体保护到成片更新,上海外滩正通过一系列精心织补的城市升级布局,让百年风貌区在功能再生与文化传承中,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见习记者 任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