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定时间表路线图

“全流程、全覆盖”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本报讯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再压减一半的目标要求,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对此,在3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就改革的主要内容任务目标作了介绍。

2018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北京等15个城市和浙江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中,试点地区实现了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由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的目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

改革内容和主要目标

按照实施意见要求,这次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全流程”,指的是在审批流程上,改革涵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从立项一直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覆盖”,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类别上,覆盖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除了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以外,都要纳入改革范围,既包括政府投资工程,也包括社会投资工程;在办理事项上,既覆盖用地预审、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行政许可事项,又覆盖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和供水、供热、供气等市政公用服务等各类型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改革的主要目标是,2019年上半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省(自治区)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2019年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改革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试点地区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和事项,减少审批阶段,压减审批时间,加强辅导服务,提高审批效能。

改革措施和主要任务

如何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黄艳介绍,需要认真做好几方面工作:

第一,统一审批流程。一是精简规范审批事项,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以及审批时限。制定国家、省和地级及以上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推进并联审批。以前都是串联审批,一项批完再批一项,前后用时特别长,这次改革要合理划分审批阶段,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施并联审批。三是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地方要进一步细化。四是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压缩整体审批时间。五是推行区域评估和告知承诺制。一些评价评估事项,过去是按项目进行审批,现在可以由政府提前进行区域评估,就不用每个项目都再开展评估评价。

第二,统一信息数据平台,地级及以上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做到全覆盖,实现城市、省和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地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要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

最后是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就是要“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要“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以前是各部门分散设立窗口,现在要统进统出,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管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要“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每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按照清单提交一套申报材料。要“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配套制。

2019-03-21 本报综合报道 “全流程、全覆盖”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国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93.html 1 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定时间表路线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