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赛季华东赛区上海站(以下简称双创大赛)正式启动。
今年的双创大赛聚焦“绿色建造 智慧运维”的主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对此解释道:“随着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城轨网络发展得越来越大,其结构必然越来越复杂。加上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特征、整个系统中因各部分制式差异而必须验证的整体可靠性问题以及智慧化运营的大趋势,今年双创大赛基于三大原则六项要求,确定了前述大主题。”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表示,以地铁、短途城际轨道等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是承担华东地区城市公共出行的主力方式之一,“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日均客流量已达到969万人次。”针对区域内短时间、大批量、集中性客流变动的特征,城市轨道交通承载着巨大运输压力。另一方面,具体的路线规划、施工环境、民生环保等方面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如何“有的放矢地处理好这些区域内的具体问题,为我国城轨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形成体系”,这正是双创大赛着力关注并希望以科技维度的创新创业来提出解决方案的愿景所在。
对此,第二届双创大赛相比首届大赛增加了业主命题环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轨道交通网络互联互通、运营衔接优化方法及技术”“大规模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及运输组织综合优化方法及技术”等十项具体命题。以具体的课题为引领,大赛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创新理念与成果,通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构成华东区域轨道交通行业业主、高校、资本的产业联盟,解决当前华东区域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
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秘书长冯爱军介绍,去年共有26个城市数百个项目入围,上海方面有6个项目入围决赛,其中,有项目投入市场运作后,“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推动企业业绩增长超过400%。”同时,去年的双创大赛也使轨道交通技术吸引了众多行业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目光,比如基石基金合伙人秦少博当时表示已经和三个项目进行了接触。“获奖项目中有很多具有投资价值,将来会选择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而这也将更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技术的发展。
首届双创大赛代表臧景超在启动仪式现场还分享了去年的创新成果;徐瑞华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化推进部副总经理张燕回答了有关比赛的一系列提问。
本届双创大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为指导单位,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发起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排名以拼音为序),并邀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业主单位共同主办。本届双创大赛设华东赛区、西部赛区、北方赛区和华南四大赛区,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赛程六个月,将于10月中旬在北京进行决赛并举办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