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快点起来,外婆今朝带侬到大世界去白相。”“是真的啊?”“当然是真的,外婆会骗侬啊!”我一骨碌就从床上爬起来。要知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能到大世界兜上一圈,在小伙伴面前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呀。
那时我家就住市中心,步行到大世界也就二十几分钟。虽然近,但也不是常去。我估计这次的门票钱,说不定是外婆从小菜铜钿里省下来的。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忙不迭地来到哈哈镜前照个不停。看,我一会儿像个巨人般高大,一会儿又变得矮矮胖胖像个南瓜,我来回穿梭在十几面哈哈镜之间,哈哈地开怀大笑。当我们三个人站在哈哈镜面前,彼此互相打量着镜中的模样,更是乐不可支。这大概是我童年时光里留下的最开心的那一刻了。
二楼演播厅,一打听今天演的是越剧经典剧目《梁祝》,外婆和郭家姆妈便早早地占了位子,就像小学生等待上课那样认真虔诚。环顾四周十几张八仙桌方方正正,台面擦得清清爽爽足可以照出人影来。紧听一阵“咚咚锵锵”声,好戏终于开演啦!台上的演员情真意切,把千年传颂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演绎得缠绵悱恻千转百回。而台下的观众们也是泪眼婆娑,唏嘘不已。我看见外婆已经在偷偷地抹眼泪了,郭家姆妈也是眼圈红红的,我知道她们已经看了十几遍了,但每回都要抹眼泪。我可是猴子屁股坐不住了,央求外婆让我到楼下去套圈。
底楼套圈的地方,只见已经有不少人在玩了。大家都憋足了劲,都想早点获得胜利的果实。偶尔有人套到了,人群中就会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套到的人就像凯旋而归的大英雄一样神气十足。我早就看中一个孙悟空玩偶了,暗下决心今天一定要把它套到手。我全神贯注地套呀套,可越用劲越套不着,明明就在眼前的东西,却还是屡屡失败。“小姑娘,别急,慢慢来。”在一旁的工作人员细声劝导我。慢点慢点,我小心翼翼地再次出手,“中啦中啦,我套到啦!”几乎同时我和另一个小男孩两个人都套到了孙悟空玩偶。工作人员看我是个女孩儿,就建议换个洋娃娃给我。可在那时孙大圣可是我们每个孩子的偶像,我们谁也不愿意换取别的东西。“毛毛,听话,外婆等一会带你去吃你最爱吃的生煎馒头牛肉汤,你就换个洋娃娃算了,外婆回去还好帮洋娃娃做几件花裙子。”我一听又有好吃的又好帮洋娃娃翻行头,于是就同意了。想不到这个小男孩后来还成了我的小学同学,直到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还保持着联系。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当年的黄毛小丫头已人到中年,而大世界也经历了百年风雨的洗礼。对于上海人来说,它不仅是一座娱乐城,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赋予人们精神上的快乐。但凡家中有外地朋友来上海玩,带他们到大世界去白相也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而今,大世界又重新站在人们的面前,我在想如今的它又有怎样一番新模样呢?
带着憧憬和好奇,我又一次来到大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二面哈哈镜,尽管人们都知道照哈哈镜的效果,可排队的人还是那么多。这十二面哈哈镜可谓是镇楼之宝,它让人们在欢声笑语后似乎也能领悟到什么。生活本来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底楼大厅经过修缮后,显得宏伟气派。正中央是露天剧场,台上吹拉弹唱,台下驻足观看。这是大世界人气最旺的地方了。底楼周围的套圈、巧装弹弓射、扯铃等这些传统的游戏依然吸引着当今的小朋友们。沿着白色的阶梯缓缓而上,二楼依然有我外婆最喜欢的戏剧厅,依然是那十六张方桌,依然在那个熟悉的角落,但是斯人已逝,留下的只是绵绵回忆。大世界还增添了不少现代元素。比如读书沙龙、3D影视厅、时光走廊、敦煌壁画,等等,现在的大世界雅俗共赏,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在这里都能找到乐趣和共鸣,这才是你我的大世界。如今,三楼的美食世界,汇集了具有本帮特色的食品、三黄鸡四喜烤麸糖醋小排等一系列上海美食,还有意想不到的棉花糖和吹糖人,记得小时候吃棉花糖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被宠爱的小公主,望着眼前一大堆白云样的棉花糖,小心翼翼地舔一口,生怕从梦境中醒来。吹糖人更是难得一见的绝活了,只消一会儿工夫,手艺人就把手中的麦芽糖变成了惟妙惟肖的鸡呀、羊呀、小人儿呀,现在的孩子谁见过这个呀,都看傻了眼,急急地催父母买了。正值夏日,我要了碗冰冻绿豆汤和茶叶蛋笃悠悠地吃起来,这熟悉的味道就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外婆烧的菜……是的,现代人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了,国外游也不稀罕,见多识广之后或许会问自己,到底有哪一个地方让你念念不忘,让你勾起儿时的记忆,也许大世界就算一个吧!
夕阳西下,淡金色的余晖像给大世界涂了一层金边,把它衬托得更加巍峨壮观。这座迄今为止有着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承载了几代人的欢乐,成了老上海人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