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项目部实行模拟股份制初见成效,获得各级一致赞誉,也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体的拥护。该项目上场前期一直是该公司“扶贫项目”,进度缓慢,员工干事热情不高,项目管理松懈无力。怎么转变的?经了解,该项目为摘掉“扶贫帽”,采取“破冰行动”,为项目“怎么管”打出了三记“破冰拳”。
项目管理要破除职工守旧的“思想坚冰”。项目管理的群众基础是职工,职工要“令有所行”,思想上的障碍必须清除。要让项目职工深切认识到,项目上下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在“责任航母”上,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责任螺丝”,同舟共济,集思广益,用积极心、责任心作为“清洁剂”,清洗干净职工思想中的“惫懒细菌”,将“大锅饭”思维从职工思想土壤中清理出去。树立全新健康的思想体系,才是保障职工工作有活力的重要举措。要树立人人都是“项目经理”、人人争当项目“大管家”的思维,由内而外,激发项目生产经营的活力源泉,锻造项目管理的“思想粮仓”,彻底治愈精神上、思想上的“项目干好干坏都一样,我们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思想痼疾”。
项目管理要破除机制乏力的“制度坚冰”。项目管理的根本基础是制度,制度是职工能不能干事、肯不肯干事、会不会干事的决定性因素。松懈无力的制度,必然造成奖惩不公、上升渠道闭塞、项目核心分崩离析等,中间的顶梁柱倒了,项目职工的心自然也就散了。从而,项目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效益利润等,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实现。所以,高效有力的制度建设,是保障职工生产积极性,深化项目管理科学健康的必要举措。施工一线的根基稳不稳,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路子广不广。项目管理要立足企业大局方针,结合自身现状,打破管理局限,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制度基础。
项目管理要破除“智库”贫瘠的“人才坚冰”。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是人才,人才是项目管理是否能形成有机生态的不可或缺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晋升机制,培育良性竞争的职场氛围,让有才者能出头、肯出力、可出名,进而促使项目生产经营各环节各岗位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状,能够“人尽其才”,也能“用得其所”。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对年轻职工的培养,助其建立合理的职场规划,成为项目人才“智库”的后备力量。破除“人才坚冰”,必然能焕发项目管理之春,进而焕发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之春,缔造出项目生产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