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引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创新发展新方向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沪召开

本报讯(记者 徐敏 见习记者 盛媛)“加快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使得土木工程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仍然是土木工程科技人员的重要使命。”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在9月21日举行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提出了我国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沪主办、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本届年会以“中国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建造,地下空间开发、防灾减灾、桥隧建设、污水处理、超高层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领域,来自全国建设、交通、铁路、道桥、隧道、市政等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学会会员等近700人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郭允冲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应该全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为工程建设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保障;要加快工程建设重点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究,促进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参与双边多边的交流合作,吸收国外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融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我国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长期以来为我国土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大会的召开对我国土木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代表承办单位讲话。他介绍了上海建工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在规模效益、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做建筑工业化的推动者,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双提升;做建造全过程数字化的实践者,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

会上,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就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周绪红、郑皆连、缪昌文、聂建国、杜彦良、陈湘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俊,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何川,东南大学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吴智深,陆军工程大学副校长方秦,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宗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牛荻涛等16位院士和专家做了学术报告。

契合“中国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会主题,多位院士及专家在会上探讨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方向。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在主题报告中指出,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装配化、精细化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强调,中国必须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建筑行业应以钢结构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协调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将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归纳为:性能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智能化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指出,传统混凝土已难于适应严酷环境中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与服役性能的新变化,因此亟需开展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李明安、学会副理事长王俊、学会副理事长顾祥林和龚剑分别主持大会特邀院士报告和专家报告。

2019-09-26 徐敏 盛媛 引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创新发展新方向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4640.html 1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沪召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