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安心 关喆琳
面对业主,他“嘿嘿”一笑,揽起重任,“战疫”复工的国家级文化旅游项目抢回工期;
面对困难,他“呵呵”一笑,暗下决心,明明不可能做完的事情,最终变成圆满完成;
面对成绩,他“哈哈”一笑,视之浮云,把功劳推给项目管理团队和数百农民工兄弟。
有人赞叹他的“三笑”让人放心暖心,给人力量。他笑了,千钧重担举若轻;他笑了,笑出了“履约”的自信与魅力。
他,就是中建四局三公司广西分公司项目经理余传仕。
4月中旬的一天,在广西防城港白浪滩·航洋都市里项目部,笔者遇见余传仕从工地回到办公室,鞋子沾满泥土。摘下安全帽和口罩,满头冒大汗,脸上溢满笑容。
他,始终用笑容面对责任,带着笑容履行承诺。
“嘿嘿,你放心吧,疫情耽误的工期一定能抢回来。”
新冠肺炎疫情,如一只拦路虎,挡住了项目推进的脚步。
春节过去一个月了,作为国家级文化旅游项目、广西防城港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标志性旅游项目的白浪滩·航洋都市里项目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工地上,不见一个工人、一台车辆,数台塔吊静静地站在那里,诉说着这里的寂寥。
余传仕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他没有停歇下来,一边耐心地等待政府的“复工令”,一边私下组织工人、材料和防疫物资。
终于,2月26日上午,余传仕拿到“复工令”,在工地上欣喜地笑了。
“老余呀,咱们是几年的朋友了,你要帮帮我!”业主陈董事长攥着余传仕的手,“能不能把疫情耽搁的工期抢回来,达到合同签订的工程节点?”
“嘿嘿……”余传仕冲着满眼担心的陈董事长笑道:“放心吧!”随即转身向工地快步走去。
2月28日,400多名民工从重庆、贵州等地陆续赶回工地。沉寂的工地上热闹起来。
4月15日,40多天过去了,三区的5栋三层楼房拔地而起。
“老余,没想到还超出了计划量。”陈董事长一脸高兴,信任地看着余传仕,“这个工程结束后,有个200万平方米的工程,希望你来干!”
余传仕沙哑着嗓子,自信地笑了。
“呵呵,办法总比困难多,绝不会影响你们售楼。”
夜幕下,邕江河畔,一幢幢高楼泛光闪烁,把南宁五象新区这座现代化城市勾画得繁华而美丽。余传仕仰望着如今有宾馆、写字间的3幢临江而建的航洋信和广场,眼里慢慢泛着泪光。是呀,曾经1400多个日日夜夜投身在这里。
“老余,你们公司第一次建200米高的楼,能按时交房让我们销售吗?”面对陈董事长的问话,余传仕呵呵一笑,“没有金刚钻,哪敢揽这瓷器活啊!”对于200多米的高层,他几年前就建过,难不倒他。
但当余传仕来到工程现场,心里“咯噔”一下,20多米深的基坑三面都被正在施工的楼盘包围,十分狭窄,更要命的是没有材料堆码场。难怪,有几家建筑公司到现场看后都放弃了投标。
在外,余传仕宽解他人;在内,却心急火燎,辗转难眠。几天下来掉了十几撮头发,头上留下几处如铜钱大的秃癍。
“老余,挺不住了,就别干了。”夜里,妻子一边用生姜片抹搽他裸露的头皮,一边心痛地劝说,“我们不缺住,不缺吃穿,没必要这么卖命……”妻子的泪水滴落在余传仕的头上。余传仕握住妻子的手,朝老伴一个坚定的微笑,“我有办法了!”
“我们采取把施工节点进度细化到4小时内,把各种材料进场时间细化到1小时以内……”余传仕用3个小时讲完最新方案。
“方案很好,但操作起来好难!”劳务经理诉苦,“1000多天的工期,把施工进度细化到4小时,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先例……”
“看来,我这个材料主管,恐怕干不了几天就要下课哦!1小时啊,我的老天爷……”
“天气、交通等出现特殊情况,就不算哦。”余传仕笑着安慰大家。
对后来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期进度,陈董事长在竣工宴上举杯赞赏,“中国建筑的履约能力,我们不得不服。下一个工程交给你们做!”
一诺千金。2019年12月,中建四局三公司中标白浪滩·航洋都市里项目,中标额11.72亿元。
“哈哈,这哪里是我一个人的成绩呢,是大家的。”
余传仕对待项目管理人员和工地上的农民工,就像自家兄弟姊妹。
2018年7月的一天下午,在航洋信和广场工地上绑扎钢筋的王师傅中暑晕倒了。当他醒来时,余传仕和蔼地安慰他,叫他休息好了再上班。如今,王师傅回忆起来,还感激不尽,“我走南闯北做钢筋工20多年,第一次遇到项目经理这样疼爱农民工。”
“他们起早贪黑,不怕日晒雨淋,给我们干工程,创造价值。爱护他们,是我们的本分。”余传仕笑呵呵地说,“再高的楼都是他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你把他当亲人,他就把你当兄弟,干起活来既好又快,多好啊!”
可是,余传仕对待自己却很苛刻。在建设航洋信和广场时,他俨然一个守山人,天天盯在工地上,小腿毛细血管都走破裂了,他还杵着棍棒去工地。在白浪滩·航洋都市里项目上,遇到深夜暴雨,他便起床和工友们一起去现场检查安全。加班了,叫厨房给工友们加餐。他重感冒没时间去医院打吊针,就把退休的老伴叫来项目上给他熬中药。
2017年,余传仕被中建四局评为“十大优秀项目经理”。他发表感言:“这哪里是我的成绩呢,是项目管理团队的,是几百农民工兄弟的。没他们是干不好工程的!”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余传仕来到中建五年多来,他坚定的笑容赢得了业务,他坚毅的笑容凝聚起战胜困难的力量,他暖心的笑容温暖了工友们的心田。他笑出了人生的灿烂,笑出了中国建筑强“履约”的精彩!
余传仕头上至今还有熬掉的秃癍。
李安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