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特别报道

一批外企布局的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

新基建,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跑步”入场,其中不乏外资身影。

从微软工业物联网国际加速器落户大连,到英特尔在南京推进未来科技智慧中心建设,再到西门子携手乌鲁木齐共建中欧数字化工业新基建创新基地……近期,一批外企布局的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不少外企表示,新基建有望在接下来几年间提供大量投资机会,他们将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投资布局的脚步。

月月有新项目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一个新基建项目。

当天,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欧数字化工业新基建创新基地。创新基地将依托西门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资源,打造面向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智造服务、人才培育与创新加速等平台。

“新基建投资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一轮市场机遇。”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目前,西门子和中国数百家工业企业开展合作,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希望继续以可持续方式支持中国创新发展,期待中国针对新基建出台更多相关政策。“我们将继续扎根中国、谋求共同发展。”

不仅仅是西门子,抢滩新基建成为不少外企今年的工作重点。

5月中旬,霍尼韦尔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落户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指出,希望能抓住机遇,更贴合中国产业和消费者需求,开发转化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积极投身到新基建等工作中。

6月30日上午,山东莱芜高新区与欧洲最大软件公司思爱普签约,思爱普智能制造创新赋能产业园项目落地。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成立数字化创新赋能中心、数字化产业和服务平台、双招双引平台及数字化人才平台。

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李强表示,接下来,思爱普将积极参与到新基建中,利用公司的产品、技术及服务,携手行业伙伴,支持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政府和企业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此外,戴尔、英特尔、微软、高通、施耐德电气等一批跨国公司近期也纷纷表示,在新基建领域,公司目前已有或即将布局。

创造好的环境

外资布局新基建,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欢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市场化投资,政府主要给予政策支持、创造好的环境。

5月初,上海发布新基建行动方案,梳理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包括新建3.4万个5G基站、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增1.5万台以上智能配送终端等。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方案特别强调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投资为主,建立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在创新支持方式、推动资源开放、完善规则标准等方面加强保障。

湖南长沙日前提出了未来三年第一批拟建设的80个新基建项目。长沙市市长郑建新表示,政府要在“搭好台”的基础上,放宽市场准入,坚持“非禁即入、平等竞争”,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充分吸引内外资企业等广大市场主体参与新基建。

拉动效应很大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跨国投资带来巨大冲击,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新基建为跨国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新选择,给全球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据估计,到2025年,新基建相关直接投资可能高达10万亿元人民币,间接投资更可高达17.1万亿元人民币。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认为,中国将在未来成为最大的5G市场,中国在高通全球业务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高通将抓住5G带来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与中国产业的合作,通过高通的技术为更多产业赋能,不仅是智能终端领域,还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宋旭军认为,新基建带动面广,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能撬动广泛的上下游产业链环节。中国新基建带来的科技成果将通过企业间合作与贸易由全球共享,在满足世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将助推国外相关产业发展。“新基建能为全球经济长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高质量供给,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邱海峰)

2020-08-13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9495.html 1 3 一批外企布局的新基建项目加速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