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中冶宝钢在新冠疫情围城之际真抓实干,旗下“中冶重机”品牌成功逆袭欧洲,再揽韩国订单,挪威铝槽、钢爪延续第十一年的合作传奇,为海外市场点亮希望之光。多年来,中冶宝钢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促进升级,面对“一带一路”绿色贸易通道,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夯实的品牌基础搏击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弄潮时代,核心产品逆袭欧洲
思路决定出路。中冶宝钢在保持传统海外市场开拓方式的同时,及时调整销售模式,多维度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潮流之中。
成功在于合作,合作共赢天下。中冶宝钢从自身角度出发,凭借多年冶金运营服务的宝贵经验以及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给予海外企业最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多年开拓海外市场经验,不遗余力地帮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大潮中大踏步前行。中冶宝钢在与紫金铜业集团合作的过程中,成功抓取到其即将投资塞尔维亚矿山的信息,敏锐察觉出其中蕴含的合作商机。销售团队运筹帷幄,快速出击,成功中标71套15立方米焊接渣罐以及一台80吨级铰接式抱罐车。之前国际抱罐车市场一直被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所垄断,在困境下,中冶宝钢以钻研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冶金运营服务过程中深耕,逐渐将中国抱罐车向着国产化和产品系列化迈进。如今自主研发的“中冶重机”品牌抱罐车载重已从35吨提升到110吨,并屡次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中冶宝钢依靠“中冶重机”夯实的品牌基础和对市场信息敏锐掌控,以抱罐车+焊接渣罐的“组合拳”击败强劲的国际对手,成功进驻欧洲紫金波尔。
“云端”发力,突破壁垒书写传奇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世界经济处于停摆,给各类海外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中冶宝钢及时更新营销观念,通过“云端”技术突破各国疫情防控所形成的政策壁垒,在线上完成项目沟通、技术交流、产品A检、售后服务等多种需要亲临现场才能完成的工作,书写合作传奇。
因疫情影响,年初中标的韩国大韩制钢抱罐车项目被搁置。中冶宝钢通过积极沟通,努力筹备取得韩方的认可,双方在“云端”完成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最终顺利签约。4月份,在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中冶宝钢承接的挪威铝槽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但面对国外疫情仍呈蔓延态势,挪威客户无法到访中国参加项目技术交流、质量确认以及后期的竣工验收,这给中冶宝钢项目制作团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制作团队迅速调整工作方式,改变交流方法,通过利用多种媒介,克服时差问题,最终顺利通过A检,获得项目的成功交付。5月底,非洲刚果(金)续订的75吨铰接式U型抱罐车项目利用视频连线的方式执行A检,通过“云端”远程检测各项性能试验,最后一致认为该批抱罐车符合要求,具备出厂条件。
精心策划,“一带一路”百舸争流
危机中,中国制造业“出海”渐成趋势。中冶宝钢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沿“一带一路”深度拓展海外市场,寻找市场开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鹰的敏锐抢市场抢机遇,坚持到“有草的地方放羊、有鱼的地方撒网”,在百舸争流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智能化的市场发展机遇,形成企业发展的新动力、新增长点。
中冶宝钢坚持“研发+品牌”发展理念,全面布局市场、紧跟时代步伐。8月份,中冶宝钢继超万件阳极钢爪项目之后再次中标欧洲挪威千套新型钢爪项目,续写双方合作第十一年的新篇章。至今,“中冶重机”累计为挪威客户制作各式钢爪超2万件。在全球疫情期间,双方突破疫情跨越时空阻隔持续牵手合作被业内传为佳话。
此外,中冶宝钢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根据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市场开拓模式,如战略合作模式、专业设备运维模式等,为产品丈量丰沃的土壤。 (通讯员 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