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现任西安市建总集团工程管理二部部长,从2007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加入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3年里,他亲历了企业改革变迁的整个过程,见证着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行稳致远。作为自主培养的校招生,他也在企业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去过基层一线也留过该公司总部,被派驻过华中项目也被调往过西南项目,完成从一线项目技术员到中层管理者的成长蜕变,不断发挥自身价值,以实干者的姿态笃定前行。
工程一线踏征程 扎根项目促成长
13年来,赵诚先后参与了河南三门峡天河花园住宅楼、西安地铁一号线纺织城站、西安火车北客站南广场、清凉山森林公园、安徽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绿地泸州健康科技城六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从最初的技术员、施工员,到项目总工长、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经理,再到项目负责人,他从最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不同岗位上历练,在扎根基层中不断汲取养分,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成本管理、组织协调及项目复杂问题的处理经验,参建项目横跨房建、地铁、站前广场、公园、管廊等多个领域,这为赵诚走向管理岗位、统筹整体项目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诸多参建项目中,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 为挑战最大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也是该集团承建的第一个管廊项目。自2017年进场后一直面临工期紧、雨水多、自然条件差等诸多难题,梅雨季节时每月暴雨天气多达20天,基坑积水深度经常在6-7米,项目时常出现基坑挖到一半塌方被水淹的现象。但赵诚带领的项目管理团队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目标坚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施工计划,优化工序穿插方案,凭着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最终成功战胜暴雨和洪水,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在以赵诚为首的项目管理团队的持续艰苦努力下,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项目排除万难,如期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等均受到甲方的高度评价,也让西安建工的品牌在皖中地区全面打响。
事不避难显担当 服从安排尽忠诚
2007年至2014年,赵诚一直在项目一线历练。2014年9月,他被调回西安市建总集团工程管理部任副部长一职。2017年7月,因项目建设需要,他又被紧急调往安徽合肥负责综合管廊项目;2018年8月,被调至四川泸州绿地健康科技城项目,在此期间,他还同时兼任着工程管理部副部长职务。直到2020年4月,他重新回到该集团担任工程管理二部部长,一切这才回到正常轨道。
他去过基层一线也留过机关总部,他被派驻过华中项目也被调往过西南项目,他独挑过大梁也同时身兼过多个职位,他辗转于全国多个地方,不停地在项目管理人员和公司管理人员之间变换着身份,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组织的任何一次安排,他都坚决服从,并干出了成绩。
不管是面对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压力,还是身兼数职的分身乏术,抑或父母妻儿的聚少离多,他都是毫无怨言、从不谈条件、从没有借口,他始终满怀着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热情,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赤诚的情怀和无言的行动,诠释着忠诚二字的深刻内涵。
“实干”是同事对赵诚的统一评价,也是他身上最鲜明的职业标签。他认为“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才是关键”,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也深深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
总结经验炼真知 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赵诚持续自我加压、自觉充电,对于自己主持和参与过的项目,他都有着详细的过程记录。面对没有借鉴经验的新项目,他一边虚心请教同行,一边买来规范标准琢磨研究,边学边干、边干边总结。因为他深知“没有三板斧,上不了瓦岗寨”的道理,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管理者,带好队伍干好管理,自己就首先得精通业务、做行家里手。
同时,赵诚还注重工程成果的总结提炼,并把自己多年经验积累转化成专利、工法和论文,牵头申报了《一种排水管道预留孔定型吊模施工结构》和《预制阳台栏板安装用预埋式固定结构》两项专利,合作完成的《装配整体式建筑PCF板剪力墙施工工法》获得陕西省省级工法认定,先后独立撰写发表论文4篇,参建的西安火车北客站南广场等多个项目获得省级结构示范工程、省市级文明工地、西安建工集团文明工地、市建总集团先进项目部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