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来到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工作已经快十七个年头了,我也是从一位刚毕业的青涩大学生到一名“上安”老员工的。距离上一次在安装集团企业报《上安报》300期座谈会上发言,已过去八年,那年我有幸获得了从事宣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奖项,在《上安报》创刊300期上留下了《心灵的历程》这篇文章。
谁说我们不曾相识
那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文字
已将你我紧紧相连
谁说我们不曾会面
十余载
那及时的报道、精确的概述
那美好的瞬间、精彩的画面……
这是我们的窗口
我们看到了希翼与期盼
我们听到了号角与召唤
她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财富
......
如今,《上安报》迈入了整整500期,这是一个令所有上安文字工作者激动和感叹的数字,那些风风雨雨走过的岁月,经历的每一期、每一个奋斗的日日夜夜仿佛还在眼前。
当初,我从没想到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更没想到这一干竟也干了这么些年头。依稀记得2003年参加的第一次企业宣传工作会议,大会表彰了时任三分公司宣传干事的颜士杰老师,当年他已在宣传工作岗位上干了三十个年头。我暗自感叹了一把,想象着自己会不会也一干就这么多年。不知不觉,如今竟已过了一半的年月。身边的人都说干企业政工这口饭不好吃,搞文字工作更是伤心费神的吃力活,一路走来,我也经历了跌跌撞撞,也遇到过坎坷荆棘,但是收获与付出是并存的,我也体会到了文字工作带给我的快乐,因为“她”是有生命力的,不仅印刻着我们生活中心得体悟,更饱含着每一位作者的辛勤付出。
2003年的夏天,我来到了当时的上安第一分公司。刚毕业那会的意气风发和朝气蓬勃的斗志,逐渐被工地上满布的灰尘和隆隆的机器声所消磨。那年,我跨出校门走进工地时才22岁。作为一名企业的宣传干事,我经常要背着小包跑分布在各地的工地,包里一般放着一支水笔、一本笔记本、一瓶矿泉水和一包餐巾纸。纸笔自然是用来记录采访内容,矿泉水却不仅仅是用来喝的。记得每次去工地,最苦恼的是找厕所,所以水也不敢多喝,工地上往往厕所少的可怜,女厕所更不容易找。有时候走上10分钟找到一个,却没有洗手的自来水,这个时候矿泉水就派上了用场。泥泞的路,满是尘土的楼道,即便是小心翼翼地走,双脚也总是沾满泥土,有时候为了拍几幅理想的工地照片,往往要顶着烈日或寒风跑遍整个工地。而这些却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采访,当时青涩的我对企业不甚了解,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物,一篇报道的完成岂是一个“难”字能够形容。当时的第一分公司,正处于发展的低谷期,项目少,等工和跳槽的人却很多,大家都处于一个比较消沉的阶段。没有重大工程,我就写小项目里的大事情;没有轰动的事件,我就写项目里的好人好事和好的管理方法。即便这些项目在整个公司里名不见经传,即便这些报道或许会淹没在众多重大消息之中,当时我想只要上报了,有人看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那时候我们分公司在《上安报》上的登载量还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外宣成绩依然不容乐观。
这时候,转机来了,一分公司承接了地处浦东的世博会中国馆工程。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在中国馆项目部工作和采访的那段日子。当时,有位项目经理一心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并没有意识到宣传报道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帮项目部总结归纳,赶写出了“世博速度的背后是创新”为题的新闻作品,并在多家报刊杂志上进行广泛宣传,依靠其获得的影响力和声誉,使该项目部获得了包括上海市劳模集体在内的诸多荣誉。此时,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宣传带给这支团队的惊喜,正所谓酒香还需常吆喝。经过此役,我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更加能体会宣传对企业的重要性,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期间,我们还大力强化宣传队伍,建立资料库,扎实地推进宣传工作。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渐渐找到了宣传工作与企业的契合点,宣传工作经历的这十七年,与第一工程公司风雨同舟,是见证者,也是同行人。我有时候会想,从300期到500期这段日子,正好是我结婚生子的八年,《上安报》仿佛见证着我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她”就像我的一位亲人,被我关心着、孕育着,也温暖着、滋润着我,每一步走来皆是不易。
七月,是不平凡的岁月
五零后的父母
播下了希望,点燃了激情
铺展了和平与幸福
七月,又是平常的岁月
八零后的我
朝气蓬勃
沐浴着阳光
胸怀祖国和民族
七月,属于你,属于我
也属于新世纪的女儿
当她挥动画笔,描绘祖国山河
我自豪地告诉她
七月,就是我们共同的道路
2019年7月,在建党98周年之际,我写了一首小诗,在《建筑时报》副刊上发表了。让我欣喜了好一阵子。是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0年,我迈入不惑之年。站在人生的坐标上,回头望去,那是我的青春,挥洒过汗水,也交织过泪水,因为那里有帮助我成长的领导和伙伴们,有我前进的痕迹。但时间不会停留,过往依然会过,未来依然会来,往后的十年、二十年,我不知道是否还会在这个岗位上,但无论如何我会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岁月的记忆,也凝聚既往的成绩,开启全新的起点,继续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