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营造

南城河水儿真亮眼

——安徽天长市民生工程项目助力内城河黑臭水体治理

□范明 胡斌 李志明

两岸绿树红花,一河碧水畅流,蜿蜒曲折如同环绕在城市间的一条绿飘带。安徽省天长市这条曾经又黑又臭的南城河,如今已建成皖东地区有名的滨河公园,蝶变为美丽的风光带,成了市民群众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南城河是天长市的内城河。几年前,南城河的沿河两岸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沿河10多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黑、发臭,成为天长古城的一个视觉污点和环境伤疤。“臭味刺鼻,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大伙儿尽量绕道而行。”家住南城河近旁、南外街的市民刘正凡老人说,那时的南城河里的水又脏又臭,经常有人向市里投诉。

南城河西起天长市川桥河水库,与川桥河相连,东至白塔河排涝总站,全长5.38公里。弯弯的河道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心田,一头连着社会的和谐。天长市政府牵头,组织市水利、住建、规划、国土、环保、重点工程处等相关单位召开了10多次项目论证会,并邀请治水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把脉问诊”。2013年2月起,天长市得到了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的支持,南城河、红草湖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拉开了市区内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序幕。

“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水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天长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黑臭水体的形成机理,结合消灭劣V类水专项整治行动,该市通过“控源截污、内河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等多种工程组合措施,推进系统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时下,虽值隆冬时节,但新建成的滨河公园,河道曲曲折折,姿态柔美,沿河垂柳、青藤、翠竹、花草等绿植装点着河岸,又弯又长的沿河大理石、鹅卵石步道将观景木平台、景观塔台、戏水台阶、木栅栏、河心亭等100多处景点连成一体,吸引广大市民前来游玩、休闲。天长市在“水环境生态补偿”“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项目助推下,先后多途径筹措近2亿元实施的红草湖及周边水环境整治工程,不仅让南城河水变清、变亮、变美了,还多了一处风光宜人的红草湖湿地公园,更成了天长古城的天然氧吧。

经过多年的不懈治理,天长市内城河水系整治成绩单出炉:总长约5.38公里,投入7600多万元实施的南城河截污管道工程,于2015年5月成功通连截污;投入5300多万元实施的南城河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成河道清淤12.59万立方米;利用4000多万元国家、省等上级水利发展资金建设的南城河水系连通工程,实现了水系互通……

一系列整治项目的实施,让南城河水生态环境得到彻底修复,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风景美丽”的崭新的水生态环境。

据了解,近年来,天长市开展了“清河行动”等1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和消灭劣Ⅴ类水攻坚战,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综合解决城市内涝和黑臭水体治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污水不直排、水体不黑臭。不仅如此,2020年天长市排查出的53个河湖库突出问题,目前已整治完成了51个,整治完成率达96.22%,河湖库水质持续向好,全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真正推动了河长制湖长制名至实归,治理效果日益显现。

2020-12-24 ——安徽天长市民生工程项目助力内城河黑臭水体治理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189.html 1 3 南城河水儿真亮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