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养德学以增智,他争当学霸项目经理,企业发展转型;他两次充当“试验田”,精细过日子;他以盈利证明实力,他就是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住一公司)门头沟棚改项目经理齐宝廷,以自身“硬核”魅力,近日荣获2020年北京城建集团杰出项目经理。
学以养德学以增智,他争当学霸项目经理
“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这是齐宝廷的座佑铭。聊起齐宝廷,与他搭班配合近十年的项目党支部书记宛阳言辞中充满赞赏,笑着说:“他给我的感觉是有傲气、有能力、有实力,为人务实,上进好学,典型的学霸级项目经理。研究生学历,一级建造师(建筑专业)、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是住一公司‘双一建’第一人,最近拿下了高级工程师。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优秀建造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等,每一项荣誉都相当‘硬核’。”
每位新员工入职,齐宝廷都会做一次深谈。思想教育是第一课:传播“建房人永远想着住房人”“为民生安其居,为建设立伟业”的住总文化,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做贡献。第二课是打造高素质团队和有竞争力的人才:“干好一个项目,就要培养一批人才。我是建楼育人的受益者,也要当好传承者。” 齐宝廷从施工员、技术员到主任工程师、生产经理的轮岗经历和一专多能的实战经验,让他从容走上项目经理岗位。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全员争做“硬核”人才。目前,这个30余人的项目团队中,已有6个“一建”、7个“二建”。
企业发展转型,他两次充当“试验田”
从2001年8月毕业至今,一直在住一公司生产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适应形势,谋划企业长远发展,住一公司大胆尝试结构转型,好钻研敢尝鲜的齐宝廷两次充当“试验田”。
2009年,住一公司提出了“向地铁市政方向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派出一批优秀青年投身到地铁建设一线,齐宝廷就是其中一员。随后三年,他在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17标火器营车站和地铁15号线10标担任生产经理,两项工程均获市结构长城杯。如今,参与贵阳地铁施工的项目团队,正是与他并肩作战的队友们。
十年后的2019年,住一公司承建了第一个全装配式工程——门头沟永定镇3751—C地块棚改工程,齐宝廷再次大胆“尝鲜”。他的目标是:打造北京市样板工地、住总集团样板观摩工地,争创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尝鲜”的背后,不是盲目的勇敢,而是不懈的努力。他条理清晰,认真细致,每天转现场。他3次带队外出学习装配式施工技术,科学编制施工方案,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做到应交尽交,坚持样板引路、实测实量、“五检制”,加强过程管控,把BIM技术应用于施工全过程,实现提质增效。门头沟棚改项目地处山区,雨施期间有一次半夜下大雨,齐宝廷凌晨两点赶到现场,打着手电筒,带领大家转现场,不放过任何安全死角。对这次“尝鲜”的成功与否,齐宝廷充满自信:“近期,工程已通过北京市样板工地和结构长城杯第一次验收。春节前,我们要确保实现结构封顶,计划明年完工。近期,住一公司将在项目部组织装配式施工的观摩与交流活动。”
精细过日子,他以盈利证明实力
在项目成本管控上,齐宝廷是个精细过日子的好手,倡导树立全员经营意识。他说:“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以生产为龙头、以经营为主线,树立全员经营意识,确保创收节支。”
2019年底,该项目作为住一公司绩效考核的试点项目。齐宝廷把“四清晰一分明”的管理理念融入项目各项管理中,全员按责任划分,强化过程管理,奖罚分明,形成PDCA的闭环模式。项目部把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融入项目管理点滴,比如建立食堂群,每天打卡报数,杜绝浪费,养成光盘行动的好习惯。精细过日子,并不代表“抠门”。在安全防护投入、服务职工和公益事业上,齐宝廷从不吝啬。怀柔扶贫消费5万元,门头沟扶贫消费18万元,项目部与超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丰富食堂菜品——自齐宝廷担任项目经理以来,他承担的项目从未亏损过。造价1.6亿元的怀柔工程,实现盈利994.9万元;造价11亿元的高立庄工程,目前正在推进竣工结算和竣工验收;中标额约5.38亿元的门头沟棚改工程,2019年8月开工至今已完成2个多亿产值,赢利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