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科技

创全国同类工程最快速度

全国在建最大科技馆主体建成

从高空俯瞰,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象湖畔有一座酷似螺旋桨的独特建筑,寓意“创新是引领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历经两年的建设,这座彰显中原创新精神的地标性建筑——河南省科技馆新馆主体工程于近日建成。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总建筑面积13.04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为20.37亿元,不仅是河南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公益性投资项目,也是国内在建最大规模的科技馆,在全球科技馆中也居于前列。

建成后将成为立足河南、服务中原、辐射全国的特大型、智能化、智慧型科技馆,传播河南历史文化的窗口。

河南科技馆新馆自筹建之日起就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成立了由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协、郑州市政府等20多家单位组成的新馆工程建设指挥部,经过严谨的代建招标,监理、造价及总包单位招标,确定由大型房建总承包特级企业——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原)作为承建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代建单位。

河南省科技馆新馆备受关注,还在于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件“高科技产品”。新馆采用“馆塔相映,一轴四园”格局,主场馆和圭表塔一横一纵,结合建筑布局构建四个不同主题的广场园林。主场馆地上四层,设置宇宙天文、动物家园、智慧人类、童梦乐园、创享空间、探索发现、交通天地、人工智能8个常设展厅,主场馆内的球幕影院是亮点之一,采取的是国内领先、直径28米球壳体结构。圭表塔是高度为100米的观光塔。另外配套建设了西广场、科学广场等。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国最大规模阳极氧化铝板幕墙工程,其中空间扭转双层幕墙面积约合10万平方米。同时,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实现超大规模鱼鳞状异形扭转立面幕墙的分格纹理和自由曲面效果。不仅如此,该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还运用BIM和3D实景扫描技术,实现了超大空间异形扭转双层幕墙的精益建造。

项目东塔采用全国首例含方钢套筒独立柱的钢框架结构,中庭采用三层80米大跨度异型钢桁架连廊,其中单层最大重量可达1350吨,曲面异形钢结构最大吊重38吨、跨度40米。同时,结合BIM协同管理平台采用单元格、可视化双计划管理模式实现项目施工总平面图及BIM模型与计划、劳动力、材料、总平规划挂接。

项目基于“河洛文化”意向与“云纹铜禁”的古代科技,提出了鱼鳞状建筑表皮的Y型扭转生态。通过系统性地研究建筑景观、空间形态、流线及泛光照明的合理布局,并基于热力学原理,最终提出了构建建筑整合设计的方法,实现超大空间异形生态建筑的创新。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在交付工期紧、施工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的情况下,先后克服了疫情防控、扬尘管控、春节施工、深坑施工等诸多困难,确保各节点目标顺利完成,创全国同类工程最快速度,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投资和进度控制均保持较高水平,跑出了“河南速度”,铸造了“河南质量”。目前,新馆主体工程建成并顺利实现相关责任主体竣工验收,已具备馆内陈列布展条件。

(栾姗)

2021-02-25 创全国同类工程最快速度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890.html 1 3 全国在建最大科技馆主体建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