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

建立城市更新评价体系 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徐敏)我国城市建设正从“增量时代”转变到了“存量时代”。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亟需建立城市更新评价体系,并坚持城市更新的全过程评价,以此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王美华委员指出,城市更新涉及空间结构和功能完善、生态修复、文化保护和传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治理等多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有效促进城市更新的向规范化、系统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但目前我国尚没建立关于城市更新的评价体系,相关制度文件中关于城市更新评价的内容也涉及较少,不利于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她认为,城市更新评价体系是一套复杂的、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既要考虑微观尺度的建筑、中观尺度的更新项目以及宏观尺度的城市,还应符合更新城市的个性,延续城市发展的脉络。同时,城市要素的蕴涵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城市更新评价体系也应不断更新迭代。

对此,王美华委员建议:

——加强城市更新评价深度研究,并逐步完善评价制度。一是加强城市更新评价的深度研究。城市更新评价研究不仅仅关注建设用地供应、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更要研究其对城市功能结构优化、社会公共贡献、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绩效。二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城市更新评价的制度。从实现各方利益共赢、保障更新改造公平公正、提升城市吸引力等多个维度来完善城市更新评价制度,逐步改善目前利益相关方行为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局面。

——建立基于指数评价法的城市更新评价体系。一是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尺度充分考虑城市要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建立包含经济、社会、环境、生活、交通和居住等多维度多层次的城市更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建立适合于城市更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应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并合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数。三是城市更新评价体系的管理应参照我国标准规范的管理模式,指定具体的负责管理单位,在充分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比性等原则下,适时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或升级修订。

——坚持城市更新的全过程评价。一是全面加强城市更新的现状评价、更新方案评价和更新后评价,降低城市更新改造的盲目性。二是建立公正透明、多元互动的全过程评价保障平台。应强化对社会问题的协调,重视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关注;应确立一套完善的平台运行制度,翔实规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协调机制,保障平台的有序运行。

2021-03-08 徐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1988.html 1 3 建立城市更新评价体系 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