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筑人物

三次转岗:让新技术站在迎风处

——记中建五局华东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易溪

□通讯员 易溪 韦阳 金俊娟

2013年12月,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易溪带着从学校里学习的互联网知识来到上海市茅台路298号甲号——当时还叫作中建五局上海建设有限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化管理员。初从专业的程序员转为陌生的建筑行业对于当时的易溪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从看方案、识图开始,易溪的工作一步一步迈向正轨。

第一次转岗:学BIM

2014年1月,公司副总工程师找到易溪说:“在我们施工单位,你虽然负责信息化,但还得多学习施工技术。最近局里在推广一个新应用技术‘BIM’,你是学计算机的,要不要挑战一下?”说罢便将Revit软件安装包拷给了易溪。想到能够独挑大梁挑战新技术,怀着激动的心情,易溪猛点着头,接受了这项任务。

安装好软件后易溪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次是完完全全地靠自己了。作为全局范围内的一项新技术,没有师傅给易溪提供帮助。易溪上网找资料,买了一大摞相关书籍,一点一点摸索。此前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没有给易溪什么帮助,易溪一开始连配筋、剪力墙都搞不清楚,闹出许多笑话。通过自己拼命看书、看教程、看论文,总算摸出了一点门道。

在此期间,中建五局上海建设有限公司经营规模破百亿元,改名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搬入了公司自有产权的办公楼。2014年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想要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还是要研究国外的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溪的英语阅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五局推广BIM应用的力度加大,除了自学,单位还给易溪提供了更多学习观摩的机会。易溪被选派去中建技术中心智能化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在那里,易溪系统梳理了BIM理论体系,充实了这方面的知识。易溪还获得到更加专业的学习网站上学习的机会,有机会和来自新加坡、美国和中国香港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掌握国际发展动态,将BIM技术进行中国本土化改造。

转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华东公司在全局范围内率先成立睿筑BIM工作组,易溪牵头组建了公司首支BIM工作队伍,担任执行组长,人员从几个人扩充至几十人。易溪们编发了《华东建设BIM工作组管理办法》《华东建设BIM实施指导》,建立健全了华东公司的BIM管理体系,打造了公司BIM示范项目。

走到这一步,易溪才真正感受到五局大力度推广BIM技术的意义,它有着传统CAD不能比拟的优点。建筑信息技术可以让人直接看到未来,通过平面设计图模拟出未来整栋建筑的图像,这一特点让2D的施工图变成了立体的3D演示,并通过模拟管线预留、碰撞,使以前被隐藏在图纸下的问题能够立马被发现,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隐患;同时也可以直接和商务相结合,减少材料浪费。BIM技术可以多人同时工作,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协同效率。

第二次转岗:主动去工地

BIM技术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但让这项技术落地,还是要到工地上去。易溪决定主动调往施工项目,实地考察BIM应用在建筑一线存在的问题和应改进的方向,不能让信息模型技术飘在空中,而是让其真正在实践的土壤里生根发芽。CAD代替传统图纸用了20年,易溪相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一定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在全局统一指导下,易溪的团队开始在全国和省部级大赛上崭露头角,先后斩获了荣誉近二十项。华东公司慈溪大剧院、杭州奥克斯、南京华为等项目通过BIM技术攻关重难点,在项目建设、质量等方面较其他项目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杭州奥克斯项目还因为出色的BIM技术落地迎来了住建部组织的观摩会,成为BIM技术运用基地。

第三次转岗:成为项目总工

想要让BIM技术更好的运用,就要找到项目建设的需求点和痛点。2019年,易溪决定从“卖家”变为“买家”,再次申请转岗,成为项目总工。带着易溪的经验和对BIM的了解,从前端和后端两个方面深入了解一线需求,让BIM工作摆脱叫卖式推广,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让项目建设者见到成效。

许多刚从事BIM的人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卖力兜售BIM的好处,但别人不买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拿着成品跟他们讲,永远比口头营销来得有效。BIM技术工作者和普通技术员相比,可以规避更多问题,这就好比看书和看电影,半本书才能讲清楚的事情,电影几个镜头就能让人抓住重点。BIM应用在全局应用越来越广,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个东西确实有效。

前段时间,易溪看到共青团中央发起一个话题:“易溪的五年计划”。回首易溪的“十三五”,易溪觉得个人的经历正是中建五局发展经历的一个小小缩影。“十三五”期间,全局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一次次挺进新领域,一次次创造新奇迹。从做“最先吃螃蟹的人”到新技术的领跑者,正是有无数个像易溪这样的创新工作者,才让五局的创新工作星火燎原,才让五局的发展越来越好。

2021-04-01 ——记中建五局华东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易溪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153.html 1 3 三次转岗:让新技术站在迎风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