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上海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出炉

二O二五年初步建成“五最”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本报讯 8月12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要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初步建成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根据《规划》,到2025年,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要求,助力上海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城市人口加快集聚,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左右;“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城市风貌有力彰显,区域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产城融合更加凸显;加快区域交通条件改善、环境品质提升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数字城市建设形成先发优势和标杆效应。

《规划》还明确了六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全力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增强创新策源和国际创新协同能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现代服务业、打造体现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的现代化新城样板间、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其中,为了打造体现人民城市建设理念的现代化新城样板间,《规划》要求聚焦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产业发展需要,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彰显现代化滨海新城风貌特征。

根据《规划》,现代化新城样板间将重点塑造“一核一带四区”空间格局,构建高效便捷智慧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打造数字智慧城市,提供高品质公共配套服务等。其中,从临港新片区全域长期发展需求出发,按照“一带三核、三廊九片”的远景空间结构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区整体发展。加快推进南汇新城建设,打造与临港新片区功能相契合的高能级、智慧型、现代化未来之城。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及枢纽建设,全面融入国家交通运输大通道和长三角高速铁路网。打通区内断头路,新改建道路总里程不少于110公里。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7平方米,建设绿道总长度不低于200公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覆盖,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创建,提高绿色建筑执行标准,推广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绿色建筑达标率100%。构建商业基础设施布局,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商业设施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左右。推动地下空间高效集约综合开发,坚持分层有序开发,充分利用浅层中层空间,预留深层空间。

(本报综合报道)

2021-08-16 综合 二O二五年初步建成“五最”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993.html 1 3 上海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出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