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亚绒
最近,中煤建安七十二公司中标安徽灵璧颐高国际电商园二期项目,合同额近5.2亿元。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至今,该公司在皖北区域承接工程达19个,累计合同额超20亿元。近年来,该公司以“区域化经营”为抓手,立足属地,以干促揽,用信誉和实力赢得属地经营的丰收,在“家门口”市场结出累累硕果。
做实属地 拓展区域“大本营”
作为皖北本土的老牌央企铁军,该公司立足皖北发展区域市场,先后完成中煤新集刘庄煤矿、淮南国投新集“煤电之星”影剧院、安厦时代广场等一批区域经典工程。
近年来,受煤炭市场下行影响,皖北区域建设经历“寒冬”,连续几年,皖北市场开拓“壁垒森严”。面对市场形势,该公司科学识变,主动应变,乘借上级集团区域化经营战略东风,发展总部经济,聚焦做强区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成立运营部,外引内培,搭建高素质专业管理团队,最大程度实现各选煤厂管理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建立经营市场“责任区”,联合资源“借力闯市场”,带动全员入“市”。密织经营网络,以宿州为“桥头堡”重点攻坚泗县、灵璧等区县市场,不断延伸经营的“毛细血管”。因域施策,积极做好区域日常服务,信息收集、关系维护等,进一步扩大区域“朋友圈”。
通过对重点区域的精耕细作,继吾悦广场之后,迅速取得大泽小区、港利东城、灵璧颐高国际电商园等重点项目的中标。近年来,随着团队标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细化,该公司在皖北建设市场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从矿建到民建施工逐步扩散至市政工程,接洽洗选运营,“市场经营”战略从星星点火逐步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区域化”经营落地生根。
以干促揽 打好阵地“实力战”
如果说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那么品牌就是市场开拓的“敲门砖”。近年来,面对皖北市场行业投资增速放缓、基建模式变革分化、资金支付比例逐渐降低等形势,以及行业及地方企业等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该公司始终坚定“以现场拓市场”理念,严控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和标准化管理,依托在建项目塑造品牌,以良好的信誉赢得了业主和市场的信任。
过去一年,该公司20余项工程顺利竣工,收到各当地政府和业主发来表彰函电12封,优质的质量、良好的信誉、科学的施工成为该公司立足皖北市场的“金字招牌”,保持了全国AAA级企业信用等级,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宿州市建设工程“金鸡杯”等多项荣誉称号。锦绣华府项目工程质量获宿州市建委通报表扬及宿州电视台专题采访报道,在皖北区域形成了“有市场、有信誉、有朋友”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抓实在建项目信誉的辐射与递延作用,及时梳理在建周边市场及后续项目,激励项目自主承揽,鼓励人人参与经营,实现市场与现场的良性互动。以质量赢得人心,凭信誉拓展市场。今年,该公司获宿州市建筑行业信用得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灵璧县双河路道路建设工程、西二环路(施工)工程、灵璧颐高国际电商园二期等项目先后落地实施,以品质在建和优良信誉塑造企业品牌,实现了区域项目滚动发展。
创新领跑 擦亮企业“新名片”
为进一步站稳“家门口”市场,该公司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坚持科技引领,由技术团队研发的《一种可拆卸的滑模模板》《一种预埋套管》均获得了国家新型专利证书;成立刘庄选煤厂党员创新工作室、宿城党支部BIM深化应用创新工作室、产业园侯富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BIM应用、智能安全提示器等创新成果及“五小”科技成果2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约100万元。
深化顶层布局,以支撑主业、推动转型升级及新兴业务发展为原则,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工艺创新,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32个子项技术,实施快建造、永临结合、铝模施工等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成效显著,施工能力、管控能力明显增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主动适应施工发展趋势,建立“绿色智慧工地”系统,有效实现了施工现场节能减排及生态环保。以“大泽经验”“华府标准”为引领,先后承办中煤建安集团提质增效现场会、生产交流现场会,省市级多场观摩会,赢得了政府、业主和百姓的交口称赞。
在巩固传统专业优势的同时,延伸市场触角,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和产业,提前谋划布局,争取先发优势。通过对区域重点市场的精耕细作,仅上半年,成功承接板集选煤厂、宿州市第四水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泗县智慧产业园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EPC)中标等多项运营、市政领域工程,形成以民建为主、洗选运营与工建两翼并举的市场新格局,持续打造企业经营承揽“新名片”。
“只有深耕区域市场,在资源积累和开发利用上多做‘加法’,做大‘蛋糕’,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稳固专业优势,培育扩展新兴产业,才能确保企业基业长青,永葆生机。”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该公司将在区域化经营之路上精准发力、创新争先、行稳致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