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洋 陈玺龙
一名出生于陕北的90后淳朴后生,一名怀揣梦想的励志青年,一名听从指挥、勇担责任,技术、作风优良的八建BIM“尖兵”,他就是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BIM深化设计所土建负责人张旭,获得2020年度“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5年8月,怀揣梦想的张旭大学毕业后加入陕建八建集团十三公司,在了解八建集团是由西北野战军集体专业而组建,传承了光荣的红色基因后,他决心当一个好“兵”。
初入职场的张旭被分配到陕建集团首批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恒基·碧翠锦华三期项目担任施工员。与其他年轻人一样,他对工作和未来怀着无限的热情与憧憬,置身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建筑工地时,更加坚定了他要在生产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事业”的决心,他已经充分做好吃苦和成长的准备,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人”。
初出茅庐的张旭勤于思考、勇于钻研,一心想早日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平日里,他跟着师父勤学苦练,不懂就问,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经常主动加班自学BIM应用技术相关软件和基础知识,直到深夜。
生活总是不乏考验,就在张旭全心投入、初窥门径的时候,左脚却因意外骨折,需要休养治疗。但当他想到项目还在BIM应用试点初期,整个项目包括他在内只有两名BIM技术兼职人员,荣誉感和责任心让他一心想把BIM技术做好,在医院处理完伤情后张旭直接拄着拐杖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带着病痛坚守岗位,专心钻研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心心念念都是怎样打好基础,如何提高BIM技术,为企业献智出力。
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这位吃苦耐劳的陕北小伙成功地为项目提供了BIM技术应用支持,圆满完成集团BIM试点任务。同时,他的BIM技术应用成果在2016年首届陕西省“秦汉杯”BIM大赛中荣获施工单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凭借出色的表现,2017年,张旭受命担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医学化工板块项目BIM技术负责人。创新港作为陕建集团的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他知道这也是一次岗位练兵,历练提升的好机会。面对BIM应用缺乏统一标准、应用要求高、团队经验缺乏等实际问题,张旭决心直面挑战,本着将BIM技术落地的原则,带领整个团队从建立BIM模型、开展基础应用做起,同时联合项目部各部门共同探索BIM技术应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创新港项目指挥部每次“六比六赛”劳动竞赛的BIM技术应用考核中,八建集团施工的医学化工板块均名列前茅。并且在八建集团BIM团队的牵头下,一周内制做出了省级观摩会所需要的创新港整体观摩实体模型。张旭和他的团队用实力和创新力展现了八建集团BIM技术应用水平,观摩会期间,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该项目还顺利斩获国家级BIM技术应用一等奖、省级BIM技术应用一等奖。同时,八建集团在BIM技术应用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
2020年张旭成为陕建八建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员,负责参与集团诸多项目的BIM技术指导和部分对外的BIM咨询工作。2020年8月,由陕西建工集团主办的省级BIM技能大赛开赛,张旭本着以赛促学的心态积极参加了这次比赛。赛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最终获得个人第三名与团队第二名的好成绩,个人荣获陕西建工集团“十佳”BIM员,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陕西省技术能手奖章。
随后张旭又相继获得陕西省土木学会主办的陕西省BIM技能大赛二等奖,西安市建筑业协会信息化建设(BIM应用)先进个人的荣誉。
生活中的张旭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他认为,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此,在工作中他从不计个人得失,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同事,不遗余力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悟。张旭的真诚和友善,像一团火焰,影响和温暖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也使得这个年轻的团队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八建集团前沿技术发展的骨干力量。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生数十载,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努力奋斗是一件极其光荣快乐的事情。等若干年后,回首再看,满心欣慰,如此就好。”这是张旭写给自己的箴言。未来的他还要肩负光荣的使命,不负岁月时光,继续锤炼自己的“硬脊梁”和“真本事”,当好八建集团的一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