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鑑 马建杰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是3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设计深度达到29米,宁波深基坑的权威设计专家、宁波华展工程设计院的吴才德在方案论证会上说:“在宁波我们房建的基坑一般设计不会超过25米,再深就会碰到8-1层承压水。这层水水量非常大,水头压力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基坑突涌、倾覆,造成毁灭性的重大工程事故。”
宏润建设宁波分公司接到这个设计深度超标的项目之后,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项目经理杜云龙。
“在宁波建这么深的地下连续墙,也只有交给你老杜干我们放心。”这是原宁波轨道交通副总指挥兼总工朱瑶宏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现场的表态。朱瑶宏为啥对杜云龙那么信任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敢于挑战技术难关的老杜。
2009年9月,杜云龙从新加坡来到宁波,受邀加入宏润建设集团。杜云龙参与宁波常洪沉管隧道的建设,在宁波一干就是三年,对这个安静、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很深的感情。因此,当听说宁波要开始造地铁了,杜云龙放弃了在新加坡已经申请到的绿卡,辞去原单位的工作,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杜云龙了解到宏润建设是一家注册在宁波象山的本地民营企业,从2002年开始进入轨道交通工程领域之后飞速发展,先后承接了1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取得了各地业主单位的高度赞誉和同行业央企国企的认可,这也是杜云龙愿意加盟这家民营企业的原因之一。
刚加入宏润建设的时候,由于新的环境,不同的管理模式,使杜云龙感到不知所措。为此,他特意请教宏润宁波公司总经理楼仙虎,楼总说:“我们民营企业,生存艰难,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让我们的业主、客户满意。”听了这一席话,他茅塞顿开:“不管环境怎么变化,多少不同,做工程的核心就是把工程做好,让业主满意。从此这成为了他的做事准则。做好工程的本质,就是平安、顺利,优质地完成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给业主制造麻烦,而且要想办法帮业主解决麻烦。”
宁波地铁2号线2107项目是杜云龙在宁波负责的第一个地铁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杜云龙利用他丰富的经验和在新加坡积累的先进施工技术,克服了地质软弱、环境复杂等等困难,带领新组建的团队,顺利地完成了2站3区间的施工,并且,采用两台盾构同区间对推的技术,顺利使区间贯通提前2个月;通过精细盾构施工和推进管理,在无加固措施的情况下成功穿越了具有10条铁轨的萧甬铁路货场线,为业主节约了近千万的铁路保护费用。
完成宁波地铁2号线的建设后,杜云龙又带领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宁波地铁3号线3106儿童公园站项目的建设。儿童公园站是3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造价7亿元。项目刚一进场,由于隧道线路变化,设计方案调整,车站基坑加深至29米,这给业主和设计造成很大困难。由于宁波地下土层8-1层存在大量的承压水,导致车站的抗突涌验算根本无法通过。业主、设计、行内专家,几经讨论,无法确定方案,不隔断承压水,基坑会突涌,可能造成重大事故;采用降水方案,周边又有大片的老旧住宅,降水势必造成地基下沉,导致房屋坍塌风险;而又由于8-1层土埋深在地下60~80米,目前的施工工艺很难达到如此深度。方案几经讨论、研究无法确定。这时候,杜云龙向时任副总指挥兼总工朱瑶宏建议,是否可以考虑超深地连墙来隔断此层承压水层,朱瑶宏摇摇头说:“国内还没有施工单位能做这么深的地下连续墙。”杜云龙说,“我在新加坡项目上使用过德国宝俄的铣槽机,深度应该可以做到。”
随后,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计算,终于确定了采用77米超深地连墙的工艺隔断承压水。然而,方案只是开始,如何安全有序的施工才是最大的难题。此时国内还没有做过这么深的地下墙,设备、人员、工艺、接头处理,如何检验成槽质量,如何和支撑体系连接等等都是一个一个困难。杜云龙带领他的团队,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摸索,模拟、分析、试验、修改,并且认真实施、落实,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当时国内最深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并在后续安全顺利地完成了3号线最深车站儿童公园的施工。这个项目完成后,超深地下墙隔断承压水的工艺在上海,杭州等地也相继被采用并推广。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杜云龙也和他的团队对施工工艺,技术等做了很多科研技术总结以及创新,先后完成了“高流变性软土地层地铁盾构隧道修建关键技术”,该课题获得2015年宁波市科技技术奖一等奖;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省级工法;参与主编浙江省《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并且获得多项QC成果奖励。3号线儿童公园站先后荣获“甬江杯”“钱江杯”,目前正在申请土木工程国家级“詹天佑奖”的评定;由他主持的“滨海相软弱地层承压水处理关键技术”正在申报宁波市科技进步奖。
杜云龙在地下工程领域奉献了23年的青春,在施工一线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迎接了一个个技术挑战,并且乐此不疲,用精湛的技术成果诠释了最美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