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国残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无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信息无障碍服务深度应用,无障碍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城乡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包容性水平明显提升,支持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为2035年实现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奠定基础。
实施方案细化了“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要指标,对“十四五”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居家适老化改造等6个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要加快推进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法;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和标准体系,制定实施无障碍认证、公益诉讼、《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政策和全文强制性标准;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同时提出,要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水平。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中统筹开展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开展体检评估。加快既有设施无障碍改造,提升社区无障碍建设水平。加快推广无障碍公共厕所。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提高无障碍设施规范化、系统化水平。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