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以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本报讯 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我国“十四五”乃至未来15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定下了清晰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基调,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其中,《意见》从多方面对城乡建设领域的污染治理提出明确要求。

从“十三五”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到“深入”,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对此,《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绿色低碳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意见》聚焦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领域,从多个方面明确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

在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方面,《意见》要求,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方面,《意见》提出,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打造雄安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之城”。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深化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方面,《意见》明确,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面,《意见》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

《意见》还在总结拓展“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十四五”新任务新要求,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针对城乡建设领域的各项保卫战,《意见》也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强化施工、道路、堆场、裸露地面等扬尘管控;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等。其中,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方面,《意见》要求,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未依法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和修复无关的项目。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推进腾退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

此外,《意见》还提出,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开展污水处理厂差别化精准提标。

(本报综合报道)

2021-11-11 综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973.html 1 3 以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