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举办。本次进博会吸引了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展示了一大批优质产品、前沿技术、创新服务。其中,工程建设领域重大成果也在进博会上集中亮相。
11月7日,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行业供应链研究与创新发展论坛在进博会上举行。论坛上发布了以中交集团供应链知识体系1.0版为基础,由8家建筑央企共同研究打造的《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知识体系》。这8家建筑央企是:中国建筑、中国化学工程、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安能。
此次发布的《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融入了8家建筑央企在数字化(智能)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体系将作为教程出版发行,由《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管理整合》《供应链管理领导力》三册组成,分别对应建筑业供应链的操作、管理和领导三个层级人员。8家建筑央企将共同组建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知识体系认证机构,组织专业性考试与能力水平认证,授予合格学员结业证书,在为建筑央企供应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助力供应链人员职业发展。
此外,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智慧科技筑就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江森自控发布了《双碳目标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使命白皮书》。白皮书聚焦建筑行业的可持续转型,总结了中国建筑行业在落实可持续升级的过程中面对的七大挑战,即在市场机制方面,建筑减排潜力巨大但投资成本高;可持续建筑价值待增进认同和共识。在技术路径上,集中于设计阶段忽视全生命周期;节能潜力不明,提升改造无从入手;数据收集分析不足,影响判断和决策。在多方协力方面,跨越行业提升建筑能效设计和执行水平存在挑战;协调多方实现区域减排目标也同样如此。
白皮书通过对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提出“可持续城市,建筑先行”的观点: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智慧和可持续的建筑。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的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减少碳排放直至接近“零碳排放”,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白皮书结合企业在建筑科技领域的经验,从“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应用”“全行业生态”三个维度建言建筑可持续发展。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