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打造上海双碳发展超级智囊团

低碳创新研究中心第一次成员大会召开

2021年7月30日,华建集团、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和上海交通大学三方牵头发起成立“低碳创新研究中心”,旨在致力于打造上海市低碳发展的高端智库与跨界合作平台,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碳中心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2022年1月8日,低碳创新研究中心举行第一次成员大会, 成立了低碳中心顾问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多位行业顶级专家加入:上海市政府参事黄融为顾问委员会主任,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华为组织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黄震,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伍江,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原会长甘忠泽担任低碳创新研究中心顾问。

顾伟华详细介绍了低碳创新研究中心工作情况及未来研究方向。他提到低碳中心定位为双碳发展的高端智库与跨界合作平台,聚焦建筑领域,覆盖全产业链,汇集全球顶级专家,打造专业人才高地,旨在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碳中心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聚焦三个方向:

一是参与中国双碳标准制定:贯彻从设计到运维、后评估到拆除再利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整合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从而形成新的双碳标准。

二是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建筑节能对减碳的重要作用,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效率,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建筑用能的电气化和低碳化发展。

三是打造最佳双碳人居环境:充分发挥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对减碳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绿色建造、降低建造能耗、提高建筑寿命、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新风尚等方式,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环境。

2022年低碳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包涵了完善碳核算体系、提出碳达峰方案、推广适用性技术、推进碳排放科研立项、构建碳排放数据平台、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低碳中心成立后也吸引了很多行业中优秀企业积极加入。低碳中心副主任周静瑜代表低碳研究中心与新一批成员单位代表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蒋应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蒋长敏书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颖、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朔宁现场签署《合作备忘录》。

想要完成双碳目标,需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发言的三位专家都有其专业的研究方向,黄震院士深耕能源领域,在双碳领域为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非常专业和具有前瞻性的解决策略与技术路线;伍江校长完成多个相关课题研究,为绿色低碳发展新范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量化依据;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一直以来致力于双碳发展绿色创新研究,他很多见解也受到媒体关注,是双碳领域理念重要的传播者。

黄震针对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探讨我国能源变革,展望能源发展趋势,阐释如何正确理解双碳工作中的三个关系。

伍江以“水乡客厅”为例分享双碳规划路径初探。“水乡客厅”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项目定位不是新城、也不是商务区,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低密度开发的融于生态和田林之间的办公和研发基地。在此区域制定聚焦双碳的专项规划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

诸大建从碳达峰碳中和是倒 U 形变革的角度解读中国双碳战略,指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大挑战来自四个结构和三个80% 的问题,未来 40 年关键在于下一个 10年,特别需要由“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

黄融为本次大会作总结。他提到,低碳中心在2021年已经取得大量成果,2022年将持续发力,通过双碳创新智库的建立、各成员单位的链接融合、行业标准制定、示范项目实践、峰会品牌打造以及社会舆论影响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引导低碳行为,倡导树立绿色低碳价值观。

未来希望成员单位能充分利用低碳中心开放多元和共享合作的平台优势,把工作做好做实,创新引领,加强合作。低碳中心要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对标国际,发挥优势;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准的平台定位,深化实践,示范带头,积极向全国提供双碳发展的上海样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华建)

2022-01-17 低碳创新研究中心第一次成员大会召开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5805.html 1 3 打造上海双碳发展超级智囊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