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营造

复工即冲刺 开局即决战

——中国五冶山东济宁张庄片区城边村改造项目二O二二年春节复工纪实

有一种五冶担当叫“迎难而上”;有一种五冶责任叫“夜以继日”。

2月28日午夜时分,夜色正浓,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琵琶山路的中国五冶张庄片区城边村改造工程现场依然灯火通明,车辆穿梭,商混机械声、电梯上下声、砌筑搬运声……层层交杂,好一派抢工夜战的繁忙景象。B区6号楼前劳务带班的李阳军师傅正在指挥工人们使用电梯抢运砌块,他说道:“这样的通宵,我们已经连续两周了,现在有两班人马,完全做到人息场不息。目前所有劳务队都在鼓足劲往前抢,我们有信心拿下目标,绝不拖后腿。”

复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

时间回到 2月7日,正月初七正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济宁市政府向各区下达关于当前抓紧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复工复产的要求。中国五冶张庄项目是山东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受到政府各级部门重点关注。

当日下午3时,济宁市政府卞延军秘书长一行到达中国五冶张庄项目现场进行全市重点项目复工大检查。在仔细询问了张庄当前的进度以及结点情况后,卞秘书长表示,五冶张庄项目无论是工程进度还是内控质量都彰显出“国家队”的央企形象。检查结束时,卞秘书长向区陪同领导以及五冶项目部人员强调五冶张庄项目是民生工程、是政治任务,今年回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张庄棚改主动加压,将交房结点上再提前1个月。

2月8日上午9时,中国五冶济宁分公司在张庄项目部会议室召开全体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复工抢工动员大会”。会上济宁分公司总经理丁顿斯向与会人员传达准备打一场抢工硬战的决定:“复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我们要急政府所急、想业主所想,困难是有,但困难总会被克服的!”他要求张庄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定岗定职落实到人,调整进度计划,重新部署和落实各项抢工方案,务必确保政府下达的“831”完工结点。

万众一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人能永立潮中;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能乘势而上。五冶张庄项目部面对这块“831完工硬骨头”,只有迎难而上。

项目经理唐文生要求各职能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一切以“抢进度、保节点”为中心;施工经理伏兵亲自组织安全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组织全面复工大检查,确保防疫和安全红线不动摇;总工王宝春组织工程、技术部与分包参建单位全面分析进度倒排计划,做到质量受控、工序穿插、计划分解到人,考核到天,确保工期满足“831”;为了加快复工进度,要求分包单位制定劳务人员到岗计划,由工区经理实时考核;物资部上门对接每个供应厂家确保复工资源及用料充足。

2月9日,中国五冶济宁张庄项目部率先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复工检查,项目部为全体管理人员及分包班组工人组织了“开工第一课”,在严把疫情防控和安全交底两大红线之下,全面掀起复工抢工的热潮。项目部要求所有管理人员下沉第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面开启了“白+黑”“5+2”模式。

“831”抢工这一战,工期要提前,但质量绝不能松懈,这给五冶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唯一的出路是从工序入手,通过技术优化,调整人工组织,加大方案交底和材料、工序的验收,不同工种实行科学有效的穿插,实现24小时作业,人停机不停,人息场不息,唯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压缩工期。

全力以赴,显央企担当

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懈怠。中国五冶交通市政公司从进入济宁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用“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践行了自己的责任。

张庄片区棚改项目是中国五冶交通市政公司在济宁承接的第三个重点大型民生项目,共有15栋高层住宅楼和4栋商业楼,总面积达23.5万平方米。经过五冶项目部精心组织施工,从2021年4月开工至今,已全面进入二次结构及抹灰阶段,预计今年5月份可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及外网施工。2021年在面临强雨季、环保高压、疫情多重压力影响下,这个工期进度在当前全国施工行业内已处于少有的先进工期,在济宁棚户区建设同行中更是名列前茅。

急政府所急、想人民所想,五冶人一直以大国央企之责任,为地方发展尽自己之贡献。一封封业主的表扬信、济宁市总工会的“工人先锋号”“示范工地”“优质结构奖”“山东省安全文明工地”……一个个金色的字体中,无不透露着中国五冶对济宁人民的践行和付出。目前,中国五冶张庄项目上下团结一致,士气高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831”民生工程提前交房的抢工之战。

随着不远处济宁中学晨练的铃声又一次响起,崭新一天的曙光透过玻璃,洒在中国五冶的企业旗帜上格外耀眼。中国五冶人的身影早已穿梭在项目部与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影子与朝阳一同奔跑,汗水与大地融汇交织,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曹爱华)

2022-03-24 ——中国五冶山东济宁张庄片区城边村改造项目二O二二年春节复工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491.html 1 3 复工即冲刺 开局即决战 /enpproperty-->